2020年4月15日晚,beat365建研183黨支部與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研究生第七黨支部、第十六黨支部開展“疫情之下的鄉村振興思考”線上聯合組織生活。beat365副院長劉健受邀參加本次組織生活。建研183黨支部、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研究生第七黨支部、第十六黨支部全體黨員參加,會議由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研究生第七黨支部書記張藝帥主持。本次活動也作為一次“黨團班共建”活動邀請建研183班全體同學及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相關同學參加。
參與活動師生部分合影
組織生活會上,劉健老師針對“疫情下的鄉村振興思考”議題,為同學們講授了題為“城市社會中的鄉村價值”的黨課。劉健老師的黨課從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城鄉失衡現象開始談起,随後從聚落形式、行政區劃、地域現象等角度闡釋了城市與鄉村的概念内涵,并以意大利、法國、美國、中國4個國家為例,說明了不同國家對于城市與鄉村進行統計劃分的不同标準,梳理總結了城鄉關系從農業社會的和諧共生、到工業社會的失衡對立、再到後工業社會的重趨平等的曆史演變與發展趨勢。劉健老師提出在國家進入城市社會、政策推動城鄉統籌的背景下,要重視回歸鄉村本質、重新認識鄉村價值,在此基礎上重塑城鄉關系、重構鄉村社會,通過全面創新和多元發展推進鄉村建設,并對疫情後的鄉村發展與鄉村規劃進行了思考和展望。在黨課最後,劉健老師寄語同學們,鄉村振興是國家的重要戰略,更是規劃師和建築師義不容辭的曆史使命,希望同學們能夠通過學習和思考,建立起對鄉村價值的正确認識,積累鄉村建設的知識和技能,以飽滿的熱情和持久的恒心投身于鄉村發展和建設,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劉健作專題報告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研究生第七黨支部博士研究生彭銳以“一個鄉村的八年陪伴和抗疫實錄”為主題作專題報告。他以自己親身參與的鄉村振興項目為例,回顧了他在蘇州樹山村擔任8年駐村規劃師的經曆與體會。他從規劃引領、雙創引進、活動引爆、品牌引入、産品引擎等五個方面,通過許多鮮活的例子講述了他和他的團隊如何通過一系列的項目活動改善當地居民百姓生活,促進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此外,他結合最近的防疫期間的觀察與經曆,講述了當地如何進行疫情防控,推進複工複産。在報告的最後,彭銳分享了他對于鄉村振興的重點、規劃師扮演的角色、以及參與鄉村建設應有的心态的認識,提出城鄉規劃不僅需要實現“一張藍圖幹到底”,更需要為所規劃的城市、社區、鄉村提供“陪伴式”服務,懷着一份造福一方的信念與情懷投入鄉村建設,不忘初心,保持耐心。
在交流提問環節,同學們圍繞主題宣講及規劃的指标管理、鄉村建設的良性運轉、駐村規劃師與村兩委的關系,疫情期間自身生活、科研經曆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讨論。
通過本次線上聯合組織生活,同學們對鄉村規劃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對新時代鄉村的發展方向、城鄉關系的演變、規劃對于鄉村建設發揮的作用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認識。參加本次活動的同學紛紛表示在未來的工作中一定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謙恭尊重的心态、陪伴關懷的方式建設美麗祖國,造福一方百姓。
此外,同學們通過反思抗疫背景中的鄉村振興工作,積極思考,體現了兩院師生對于民生發展的關注,祝願祖國早日取得抗疫鬥争的勝利。本次活動也增進了支部間同學的聯系,為後續進一步開展共建活動及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