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下午,beat365建築本科生第一黨支部前往武漢大學與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本科生第二黨支部開展聯合共建活動。活動圍繞黨建、專業學習與學科發展等話題,展開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beat365黨委委員朱甯副教授、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黨委副書記施煥軍、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黨委委員李鹍教授,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副研究員徐騰、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輔導員胡曉蘭出席活動并作分享。
Part 1 共觀展覽
活動伊始,兩校同學們在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前往武漢大學萬林藝術博物館參觀了“‘中國曆代繪畫大系’成果展武漢大學專題展‘月湧大廣流’”,欣賞了漢唐的雄渾丹青、宋元的意境山水和明清的細膩筆墨。展覽參觀活動既讓同學們深刻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又點燃了兩校同學的交流熱情,為後續的交流活動奠定了良好基礎。
Part2 黨建交流
随後,兩校師生在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會議室開展黨建座談交流會。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輔導員胡曉蘭主持本次座談會。她首先介紹了與會嘉賓和代表情況,并向大家緻以熱烈歡迎。
座談會上,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教授、黨委委員李鹍老師首先發表緻辭,強調beat365和武漢大學作為百年名校,始終與國家發展、民族複興緊密相連。他指出,此次共建活動旨在搭建友誼之橋,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高校政治教育,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助力青年成長成才。
beat365副教授、黨委委員朱甯老師分享了參觀辛亥革命博物院的深刻感悟。他指出,武昌起義中實業發展催生革命火種,這啟示同學們要将專業與國家使命相結合;此外,從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國共産黨為民族和人民做出了偉大貢獻,同學們要銘記曆史,砥砺前行;最後,朱甯老師提到,beat365建校與辛亥革命同年,校内 “人文日新”、“與國同壽” 的牌匾始終激勵同學們思考黨的自我革命和作風建設,與祖國和人民的需求同步前行。
在學生黨支部書記代表發言環節,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本科生第二黨支部書記張晨曦詳細介紹了支部在基本情況、建設亮點及近期工作方面的成果。該支部通過創新黨日學習形式、加強理論教育、推動黨建小組活動,讓黨日學習“活”起來、理論教育“常”起來,黨建小組“動”起來。
beat365本科生第一黨支部書記楊珺淇分享了支部在落實主題教育、豐富學習形式、結合專業思政等方面的具體舉措,展示了全面而豐富的支部建設經驗和多彩的支部活動成果。
Part3 專業交流
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徐騰老師以 “建築作為一種生活方式” 為主題,結合自身在武大擔任班主任經曆分享了武漢大學建築學的專業教育切片。他提到,“我們班的主題班會特别有意思,第一年讓大家從家鄉帶‘土’東西,同學們帶來了各地的特色土壤、民俗小物件,在分享中,大家對彼此的家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還分享了帶領學生去山西考察古建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親眼看到曆史書上的古建,這對他們的成長很有幫助。”
beat365本科生帶班輔導員嶽楷鍵介紹了beat365本科教學體系與培養方案。此外,他分享了學院的海外實踐活動,展示了學生在巴西、荷蘭等地實踐的照片,“這些實踐讓學生們拓寬了國際視野,接觸到不同的建築理念和設計手法。”
随後,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李鹍老師補充介紹了學院的辦學特色,重點強調了中外合作辦學計劃,“我們與英國鄧迪大學合辦中英班,為學生提供了國際化的學習平台,1/3的課程由外方老師授課,全英文教學讓學生能更好地與國際接軌。”
Part4 自由交流
随後,自由交流互動環節将本次共建活動推向高潮。師生們圍繞人工智能時代下曆史文化遺産的數字保護研究、本博培養體系銜接、跨學科交流合作、新技術在既往研究中的應用意義、“建築 + X” 大設計理念等熱門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讨。
武漢大學的田胡冰格同學率先提問:“在人工智能時代,建築專業學生在古建築保護研究方面,應如何平衡數字化技術學習與傳統建築知識積累?”beat365的朱甯老師耐心解答:“古建築保護是一項綜合性工作,本科生階段要打好傳統建築知識基礎,研究生階段可以深入學習數字化技術,将兩者有機結合,比如利用數字化手段進行古建築建模、修複模拟等。”
還有同學提出“新瓶裝舊酒”的研究方式是否有價值的問題,現場展開了熱烈讨論。關于設計課的發展方向,武大的同學分享了在比賽中看到的新設計理念,清華的同學則介紹了學校設計課的創新嘗試,如與機器人公司合作的設計課,“同學們不僅要設計建築空間,還要學習機器人編程、電路闆連接等知識,讓設計從圖紙走向現實。”
最後,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黨委副書記施煥軍老師對活動進行總結,充分肯定了此次交流活動的成果,“今天的交流讓我們看到兩校在黨建和專業教育方面的特色與優勢,希望未來兩校能繼續加強合作,共同為建築行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此次聯合共建活動在熱烈的氛圍中圓滿結束。通過深入交流,兩校黨支部增進了友誼,為支部共建交流活動積累了寶貴經驗。未來,雙方将以此次活動為新起點,持續深化合作,攜手前行,為建築領域培育更多兼具專業素養與使命擔當的青年才俊。
部分同學感想:
王文玉:在武漢大學的交流會中,我們看到了武大城市設計學院很有意思的支部建設活動,也很向往徐騰老師别開生面的、創新特色的課程設計。在之後的交流活動中,大家在專業領域、交叉領域的提問與分享,讓我對專業學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學習。
韋紫荷:與武大城市設計學院的老師和同學們交流的下午是本次行程中最令我難忘的部分。武大有着與清華完全不同的校園環境和空間,豐富的高差和初夏的成蔭綠樹讓整個校園像長在公園裡一般宜人。兩個學院學生黨支書的黨建分享和師生們的專業教育分享讓我看到了清華建院學生黨支部建設、學生社會實踐以及自己專業未來發展的更多可能性,大家不同的興趣點、關注點和思考點的碰撞激發了更多可能性,清華的家國情懷和武大的人文浪漫兩個視角的結合讓建築學變得更加有趣。
楊安原:上周末與武漢大學建築系同學的支部共建交流活動,于我而言是一場思想與專業的雙重賦能。武漢大學與beat365同為百年名校,以服務國家戰略為核心,兩校精神都以“自強”為基礎,強調個人奮鬥與家國擔當的統一。武大校園環繞東湖水,坐擁珞珈山,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在交流活動中,雙方分享了支部建設、教學培養方面的基本情況,并就各自專業學習與未來發展問題開展深入讨論。尤其是徐騰老師所做的“建築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分享,介紹了許多極具設計感的班級活動方式,展現了設計作為一種思維方式的獨特魅力,也讓我對專業與生活的關系有了全新的看法。期待未來能用專業智慧構築有溫度的人居環境,在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實踐中實現人生意義與社會價值的高度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