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楊銳教授團隊揭示碳中和視角下中國自然保護地擴展優先區
2024.01-03

近日,beat365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beat365景觀學系主任楊銳教授團隊在碳中和視角下中國自然保護地擴展優先區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研究基于多情景比較分析,量化評估了在中國自然保護地規劃建設中協同考慮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碳中和目标的優勢,識别了未來保護地擴展優先區,為中國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碳中和的雙赢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氣候變化是當前人類面臨的兩大嚴重危機,而自然保護地正是能夠綜合應對兩大危機的有效手段。自然保護地不僅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基石,也對碳中和具有多元的、至關重要的貢獻:自然保護地往往是重要的碳庫、碳彙,也能夠有效減少碳排放。然而,在中國尚且缺乏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碳中和目标結合起來以識别保護地擴展優先區的研究。基于此,研究構建了基于生物多樣性價值、碳儲量價值、碳吸收價值與綜合價值的4種保護情景,對比了不同情景的保護成效,并基于最佳情景與現狀自然保護地的空間疊加識别了未來保護地擴展的優先區。同時,研究也評估了現狀自然保護地對生物多樣性、碳儲量、碳吸收價值的保護成效。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1)協同考慮生物多樣性價值與碳中和目标可以顯著提升自然保護地的保護成效。在研究構建的4種情景中,基于生物多樣性、碳儲量和碳吸收價值的情景D具有最高的綜合保護成效,對三類價值的平均保護成效達到68.29%。從空間分布上看,情景D也能夠實現對僅考慮單一價值情景的權衡。
(2)現狀自然保護地對生物多樣性、碳儲量和碳吸收價值的保護還相對不足。研究使用的自然保護地數據覆蓋國土面積的16.65%,對生物多樣性、碳儲量和碳吸收價值的保護成效分别為18.01%,18.55%和10.54%,平均值為15.7%。理想狀況下,平均保護成效應能達到49.87%,可見現狀保護地的空間分布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3)中國有超過1/4的陸域面積同時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碳中和有重大貢獻,而缺乏相應的保護和管理。研究疊加了最佳情景(情景D)與現狀保護地,識别出未來自然保護地擴展的優先區、特别關注區、最佳情景(情景D)與現狀保護地的重疊區以及未被最佳情景(情景D)識别的保護地,總結了各類分區的空間分布特征、提出相應管理建議。其中,自然保護地擴展的優先區和特别關注區面積之和達到了國土面積的25.78%。

d07c9132e53c894f542fa009431680f7.png
圖1.基于不同價值考慮的保護情景。a.情景A:僅考慮生物多樣性價值;b.情景B:僅考慮碳儲量價值;c.情景C:僅考慮碳吸收價值;d.情景D:綜合考慮生物多樣性、碳儲量和碳吸收價值。
759b8bf15bd457ccccd87ba0cd813e06.png
圖2. 理想狀況和現實狀況下的保護優先性排序與保護成效曲線。a.理想狀況(未考慮現狀保護地);b.現實狀況(優先考慮現狀保護地);c.保護成效曲線。
7c55dc891c5233570380df2c48948eb7.png
圖3.基于最佳情景(情景D)的自然保護地擴展方案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為beat365景觀學系趙智聰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王方邑,通訊作者為楊銳教授。論文共同作者包括beat365景觀學系助理教授曹越,博士生王沛、曾子軒;合作者還包括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副教授鐘樂,華南農業大學講師侯姝彧(beat365景觀學系2023年博士畢業生),以及華中農業大學碩士生楊勝蘭、唐佳樂。本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beat365自主科研計劃等研究項目的共同支持。
引用格式:Wang Fangyi, Zhao Zhicong, Wang Pei, Zhong Le, Yang Shenglan, Tang Jiale, Hou Shuyu, Tseng Tz-hsuan, Cao Yue, Yang Rui*, 2024. Over 1/4 of China's terrestrial area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both 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neutrality, requiring protect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912, 169070.
論文鍊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3077008


供稿:王方邑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