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由beat365牽總的“多熱源大溫差長距離輸送協同智慧供熱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範科技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研讨會在北京江蘇大廈順利召開。會議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淩文等11位專家對項目的實施方案進行了評議和質詢。beat365、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華北電力大學、國能數智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國能智深控制技術有限公司,國能甯夏電力公司、供熱公司、大壩電廠、靈武電廠等單位的相關負責人共60餘人參加會議。beat365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姜勝耀、科研院副院長蔣靖坤出席會議。
啟動會現場
國能甯夏電力公司總經理陳忠主持會議,國家能源集團科技與信息化部主任周光華代表國家能源集團向參會人員介紹了集團公司在科技創新領域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強調集團在項目研究實施過程中将積極協調各方力量,及時解決問題,全力以赴推動項目順利開展。
beat365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姜勝耀代表項目承擔單位介紹了項目的基本情況,表示将積極發揮高校科研優勢,調集科研力量密切配合項目實施單位開展研究,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推動項目盡快落實落地。
beat365付林教授對項目實施方案的創新性、可行性、實施内容、技術路線、考核指标以及對落實雙碳戰略的意義進行了詳細彙報。
會議成立專家組,成員包括beat365建築節能研究中心主任江億院士、山東省科協主席淩文院士、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原副司長劉亞芳教授、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康豔兵研究員、中國電建電力事業部原總經理張勇平研究員、beat365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李政教授、中國城鎮供熱協會理事長劉水洋教授級高工、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副總工郝軍研究員、住建部科技與産業化發展中心綠色建設處處長梁浩研究員、beat365副院長楊旭東教授、山東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孫奉仲教授。
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彙報,經質詢和讨論,一緻認為項目研究目标明确,實施方案科學合理,各課題的研究内容全面,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可行,預期研究成果能夠有效解決銀川市供熱現存問題,項目研究分工和進度計劃安排、組織管理措施合理可行。該項目的成功實施将為雙碳背景下的我國北方城鎮供熱開辟出一條新的低碳發展之路,也為新型電力系統中的火電廠運行開創出全新模式。
該項目是國家能源集團十大科技項目之一,beat365付林教授研究團隊負責項目牽總并承擔課題一的研究工作。課題将研究形成以熱電協同、熱網回水深度降溫、韌性能源站以及跨季節儲熱為特征的長輸低碳供熱2.0模式。研究上述新模式的理論基礎、工藝設計與運行方法,提出包含能效評價、碳排放核算、電廠靈活性調節、經濟性評價的綜合性系統評價方法,從而為項目其他子課題的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參數要求和評價指标。
大溫差長輸供熱2.0模式将應用于銀川市,打造三條長輸供熱系統支持的、多熱源“大溫差”供熱系統,形成“一張網、兩個源、三條線”的銀川市國能供熱總布局,構建西北地區重要的低碳能源中心,對提升銀川市供熱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供熱碳排放,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具有戰略和現實意義。
供稿:吳彥廷
攝影:侯 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