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規劃與綠色建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于2008年通過教育部論證成立,依托beat365開展建設,發揮了beat365在城市可持續發展、生态規劃和綠色建築技術領域的國内乃至世界領先優勢,集中了beat365在這一研究領域的精華力量。根據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和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需求,實驗室以人居環境科學理論為基礎,通過建築學、規劃學、景觀學、生态學、地理學、社會學、建築技術科學等多學科融貫交叉,确立了五大研究方向:
學術講座:高效節能和電網響應建築
全球氣候變化所帶來的緊迫威脅促使各個相關行業需要進行深度碳減排處理,進而減少甚至避免溫室氣體的排放。當前,建築行業能耗約占全球總能耗的40%,其溫室氣體排放約占全球總排放的 36%。因此,在全球各個國家,提高建築能源系統的能效并減少碳排放已變得越來越重要,并成為實現國家碳減排戰略目标的關鍵因素。同時,現代建築的靈活性用能可以有效地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應用,并為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和低碳轉型提供不可忽視的關鍵作用。本次報告将通過項目研究案例,探讨建築能源系統高效靈活用能的必要性、先進技術及潛在挑戰
第十五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候選人中國科協拟推薦人選名單公示
按照《關于開展第十五屆光華工程科技獎提名人選推薦工作的通知》要求,共接收到76個全國學會推薦的有效候選人149名。經評審,47名候選人獲得中國科協推薦資格。現将47名拟推薦人選名單(見附件)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期為2023年11月8—12日。
實驗室9位學者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
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John P. A. Ioannidis教授團隊和愛思唯爾數據庫(Elsevier Data Repository)發布了第六版《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
beat365:建築環境智能監測與反饋系統——發展與應用 | Engineering
beat365林波榮、莊惟敏研究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2022年11月刊發表了題目為《建築環境智能監測與反饋系統——發展與應用》的研究性文章,開發了一種建築環境智能監測與反饋系統,即智能建築環境監測器(IBEM),既解決了室内環境參數的高時空分辨率、大通量、精準監測難題,又實現了環境與用戶之間的反饋交互和主客觀數據的同步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