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顧朝林
電話:86-10-62795186
傳真:86-10-62795186
E-mail:gucl@tsinghua.edu.cn

研究和教學方向

城市與區域規劃

城市地理學

區域經濟學

 

教育簡曆

1978.10 -1982.07         南京大學地理系經濟地理學專業 本科

1982.09-1984.12          南京大學地理系人文地理學專業 碩士

1985.03 -1987.12       南京大學大地海洋科學系人文地理學專業  博士


專業履曆

beat365

教授、博士生導師(10/2006-至今)

南京大學城市與資源學系

教授、博士生導師(03/1998-10/2006                          

系主任(08/1999-08/2003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

博士後(01/1988-10/1989)                                                

副研究員(11/1989-09/1993)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城市與人文地理研究室主任(10/1993-03/1998) 

      

主要研究項目

1、興安盟規劃局,大烏蘭浩特城市總體規劃,2012-2013

2、南京市規劃局, 南京江北新區空間戰略規劃,    2012   

3、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北京市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研究(11CSA003),2012  

4、哈爾濱市松花江避暑城開發建設辦公室,哈爾濱松花江避暑城(三家灣新區)低碳生态總體規劃,2012 

5、哈爾濱規劃局, 哈爾濱低碳城市規劃研究,2011 

6、河北省政府,河北環首都經濟圈發展規劃,2010-2011

7、浙江淳安縣建設局, 淳安縣城鄉統籌發展戰略規劃,2011

8、紹興市規劃局   ,紹興城市群規劃 ,2011

9、國土資源部重大研究項目,中國城市空間優化布局研究,2011   

10、哈爾濱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哈爾濱松北科技創新城發展戰略規劃,2010   

11、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主體功能區規劃與城市規劃一緻性評價與規劃協調方法(2008BAH31B05) ,2008-201012

12、黑龍江省建設廳,黑龍江省城鎮體系規劃(總報告及專題指導),2008-2010

13、湖北省政府,湖北省城市化與城市發展研究,2010

14、武漢高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武漢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發展戰略規劃,2010

15、黑龍江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黑瞎子島保護、開放開發規劃,2010  

16、長株潭兩型社會辦,長株潭綠心發展戰略規劃(國際招标),2009-2010

17、蚌埠市規劃局,蚌埠市發展戰略規劃,2009-2010

18、山東省利津縣利北工委,山東東營利北低碳生态城鎮規劃,2009

19、黑龍江省建設廳,黑龍江省城鎮體系規劃,2008-09

20、山東省建設廳,黃河三角洲城鎮體系規劃,2008-09

21、榮成市建設局,榮成市遠景發展規劃,2008

22、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概念規劃國際招标,2008

23、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中國城市化過程及其機理研究(項目批準号:20040284012),2005-2007

24、國家自然基金會重點項目,中國城市化格局、過程與機理研究(項目批準号:40435013),2005-2008

25、遼甯省建設廳,遼中城市群發展布局規劃,2006-2006

26、唐山市規劃局,唐山南部空間發展戰略規劃,2007

27、遼甯省盤錦市遼濱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盤錦船舶修造園區發展戰略規劃,2007

28、鹽城市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鹽城沿海發展戰略規劃,2006-07

29、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布局規劃研究報告,2005

30、哈爾濱市規劃局,哈爾濱都市圈規劃,2005-06

31、沈陽市規劃院,沈陽城市總體規劃宏觀層次綜合研究,2005

 

課程教學

研究生教學

1.規劃理論與實踐 (秋季課程,學生20)

2.規劃研究方法 (秋季課程,學生15)

3.城市社會學(秋季課程,學生15人)

4.人文地理學導論(秋季課程,學生15人)

 

國際交流

1.19929-19939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地理與規劃學系訪問學者(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公派項目)

2.19944-7月,香港大學環境管理與城市規劃研究中心,訪問教授(香港大學基金,葉嘉安院士邀請)

3.19954-199510月比利時魯汶大學社會與經濟地理研究所,訪問教授(Kestloot  C.教授邀請)

4.199610-19971月,香港大學環境管理與城市規劃研究中心,訪問教授(香港大學基金,陳振光教授邀請)

5.2000年9月10日—11,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理系,訪問教授(the  Henry Luce Foundation and Mellon Foundation, Kam Wing Chan 教授邀請).

6.2001年9月29日—12月29日,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理系,訪問教授(教育部公派項目)

7.2002年10月24日—12月23日,英國南普爾頓大學地理系,訪問教授(The  project is funded by the British Councile, High Education Linkage

8.2003年11月24日—12月23日,香港中文大學地理系,訪問教授(香港研究基金,沈建法教授邀請)

 

榮譽和獲獎

1.1989年獲中國科學院首屆青年科學家獎(二等獎)

2.1995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三等獎:城鎮體系規劃理論、方法與應用,排名第一, 證書号:95Z301501

3.1996年獲民政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設市預測與規劃, 排名第五,1996, 證書号:960015

4.1997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中國設市預測與規劃, 排名第五, 證書号:19-3-004-05

5.1999年獲江蘇省第六次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中國高技術産業與園區, 排名第一, 證書号:060004

6.1999年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獲得者

7.2000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8.2000年入選人事部等“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

9.2003年獲遼甯省建設廳一等獎:《葫蘆島開發區發展戰略與總體規劃》

10.2004年獲内蒙古自治區建設廳一等獎:《興安盟城市發展戰略規劃》

11.2005年獲黑龍江省建設廳一等獎:《哈爾濱城市總體規劃》

12.2007年獲黑龍江省建設廳一等獎: 《哈爾濱都市圈規劃》

13. 2009年遼甯省度城市規劃優秀設計一等獎:遼中城市群規劃

14.2010 國家城市規劃優秀設計三等獎:遼中城市群規劃

專業組織及活動

國際會議

2007

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s Urban Transition and City PlanningJune  28-302007Cardiff,  UKKeynote Speech: Evolution of Chinese Urban  System Since1949

2.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pulation Geographies,July  10-13,2007,Hong Kong,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Spatial Transforma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3.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order Cities,Aug. 2-5,Macor,China's  Border Cities under Globalisation

4.The 9th Asian Urbanization Conference,Aug 18-23,2007,Chun-Cheon, Keroa,  Keynote Speech: Evolution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Spaces1949-2003

5.UNESCAP Regional Seminar on Definitions and Measurement of Urban  Poverty,22-23 November 2007 ,Bangkok,Definitions and Measurement of  Urban Poverty in China

2008

1.The 13th Inter-University Seminar on Asian Mega-Cities, March 14-16,  2008,Quezon City, Philippines, SHANGHAI as a Global CityPerspective  from Yangtze River Delta Mega-city Region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OLOGY,May 12-15, 2008, Athens,  Greece,Urban Sprawl Patterns of the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the  Yangtze Delta in China.

3.2008年海峽兩岸區域科學研讨會,  2008516-23, 台灣銘傳大學

4.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ga-City Regions: Innovations in  Governance and Planning ,5 August 2008,Hong Kong, Spatial Planning in  the Yantze River Delta

5.31st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Aug.  12-15, 2008, Tunis

6.44th ISOCARP Congress, 19-23 Sept. 2008,Dalian China

 2009

1.Toward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China-US  Professional Workshop o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SA, May 5-9, 2009

2.Growing Mega-Urban Regions in the Chinas  East Coastal AreaThe Patterns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台灣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5-26 June 2009

3.China’s Urbanization10th  Asian Urbanization ConferenceHong Kong, Aug.  17-18, 2009

4. Climate Change and Urbaniz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Multilayered  Cities and Urban Systems: Urban geographical commission, IGU  Hyderabad,  India, 30th July – 9th August, 2009

2010

1.China’s Northwest Islamic Culture Areas and Its Challenges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Islamic World Geographers (ICWG2010)     Zahedan, Iran,14-16 April 2010

2.Beijing: Planning a Socialist Chinese Capital and New World Cit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Urban Development   Hong Kong, 7-8 December,2010

2011

1.Chines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Polices: Geologial Metaphor ApproachPakistan  Urban Forum 2011    Lahore, Pakistan, 1-4,March 2011

2.Transforma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under the Service Economy:  the case of BeijingSymposium  on Producer Services and China’s Economic and Urban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 May,2011

3.Beijings  small flat for new graduates: Tangjialing case study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s Urban  Transition and City Planning    Cardiff Wales  UK, 27-28 May 2011

4.Chines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policies: Geologial Metaphor Approac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University of  Utah, USA. 2011/08/25-27

5. Spatial and Social Features of Mega-cities Growth in China: Beijing  Case StudyUGI  2011Regional Geographic Conference14  to 18 NovemberEscuela Militar   Santiago Chile, 2011/11/14-18

2012

1.Development Plan for Beijing Capital Circle: New Approach on  Construction a World Citythe  Sino-German Conference on “Regionalplanung und Raumordnung-Gegenwartige  Entwicklungen in Deutschland und China” Assmannshausen, Germany between  August 19-23,2012

2.Transforma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under Service Economy: The  Case of BeijingIGC  Cologne 2012    Cologne, Germany

3.Spatial and Social Features of Mega-cities Growth in China: Beijing  Case Study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ontemporary Mainstreams in Metropolitan Transformations BRIC  Countries in the Foreground, 13th June 2012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U  of Florence, Italy

4. Spati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Mega-cities Growth in China:  Beijing Case Stud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ati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Urban China  13-14  December, 2012. Hong Ko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組織

1.國際地理聯合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會員

2.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學會會員

3.中國地理學會常務理事

4.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

5.中國未來研究副理事長

6.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7.國家發改委國家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

8.住建部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委員

9. 住建部城市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

10.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礦産經濟學會資源經濟與規劃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雜志編委

1.曾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國際雜志編委

2.《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主編

3.Frontiers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 (FAC) 》、《城市規劃》、《城市規劃學刊》、《規劃師》、《城市發展研究》、《城市研究》、《城市問題》、《華中建築》等規劃類雜志編委

4. 《地理學報》、《地理研究》、《地理科學》、《經濟地理》、《人文地理》、《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幹旱區地理》、《地理科學進展》等地理類雜志編委。

 

出版

期刊文章

1988年以來發表中英文論文330餘篇

2007

1.顧朝林、陳璐,從長三角城市群看上海全球城市建設,地域研究與開發,2007年第26卷第1期第1-5頁。

2.顧朝林、袁家冬、杜國慶,全球化與日本城市化的新動向,國際城市規劃,2007年第1期第1-4頁,總第95期。

3.顧朝林、張敏等,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展望,地理科學,第27卷第1期第1-8頁。

4.汪俠、顧朝林、梅虎,多層次灰色評價方法在旅遊者感知研究中的應用,地理科學,第27卷第1期第121-126頁。

5.汪俠、顧朝林、劉晉媛、梅虎,旅遊資源開發潛力評價的多層次灰色方法:以老子山風景區為例,地理研究,第26卷第3期第625-635頁。

6.楊興柱、顧朝林、王群,南京市旅遊流網絡結構構建,地理學報,第62卷第6期第609-620頁。

7.湯培源、顧朝林,創意城市綜述,城市規劃學刊,2007年第3期總第169期第14-19頁。

8.顧朝林,論構建和諧社會與發展社會地理學問題,人文地理,2007年第3期總第95期第7-11頁。

9.蘇偉忠、楊桂山、顧朝林,秦淮河流域城鎮用地增長格局及其演化機理,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7年第16卷第4期第440-445頁。

10.顧朝林、張曉明、劉晉媛、張從果,鹽城開發空間區劃及其思考,地理學報,2007年第62卷第8期第787-798頁。

11.顧朝林、龐海峰,中國城市集聚區的演化過程,城市問題,2007(總第146)9期第2-6頁。

12.馬榮華、顧朝林、蒲英霞、馬曉冬、朱傳耿,蘇南沿江城鎮擴展的空間模式及其測度,地理學報,2007年第62卷第10期第1011-1022頁。

13.顧朝林、于濤方、劉志虹、解宇、唐萬傑,城市群規劃的理論與方法,城市規劃,2007年第31卷第10期第40-43頁。

14.劉志虹、彭翀、顧朝林,遼中城市群空間協調規劃,城市規劃

15.2007年第31卷第10期第48-51頁。

16.陳香、顧朝林,從常州看新“蘇南模式”及其動力機制,城市發展研究,2007年(總第80期)第5期第75-83頁。

17.Gu Chaolin, Pang HaifengEvolution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Spaces: 1949-2003In  Yan Xiaopei and Xue Desheng edit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Governance in Globalization”Sun Yat-Sen  University Press2007

18.顧朝林、曠薇、徐玲玲,新自由主義地理學,世界地理研究,2007年第16卷第4期第5-18頁。

19.顧朝林、龐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國城市體系空間聯系與層域劃分,地理研究,2007年第16卷第4期第5-18頁。

2008

1.顧朝林、浦善新,論縣下設市,城市規劃學刊,總第173期,2008年第1期第57-61頁。

2.朱傳耿、陳潇潇、顧朝林、李志江,淮海經濟區人口城市化區劃研究,人口學刊,總第168期,2008年第2期第26-31

3.顧朝林,生态城市規劃與建設,城市發展研究,2008增刊第105-108頁。

4.顧朝林、吳莉娅,中國城市化問題研究綜述(III),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第1卷第2期第104-147頁;第1卷第3期第100-163頁。

5.Ronghua Ma Chaolin  GU* Yingxia  Pu and Xiaodong MaMining  the Urban Sprawl Pattern A  case Study on Sunan ChinaSensorsSensors.  2008; 8(10):6371-6395

6.劉賢騰、顧朝林,解析城市用地空間結構:基于南京市的實證,城市規劃學刊,總第177期,2008年第5期第78-84頁。

7.顧朝林、金延傑、劉晉媛、汪淳、康璇、衛琳,縣域村鎮體系規劃試點思路與框架——以山東膠南市為例,規劃師,2008年第24卷第10期第62-67頁。

8.于濤方,顧朝林,中國城市體系格局與變遷:基于航空流的分析,地理研究,2008年第27卷第6期第1407-1418頁。

9.顧朝林、吳莉娅,中國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綜述,城市問題,總第1612008年第12期第2-12頁。

 

2009

1.顧朝林,國家城市體系展望,未來與發展,總第1872009年第6期第2-7頁。

2.顧朝林、龐海峰,建國以來國家城市化空間過程研究,地理科學,2009年第29卷第1期第10-14頁。

3.顧朝林,經濟波動時期的城市與區域規劃思考,規劃師,總第159期第25卷第3期第10-14頁。

4.顧朝林、譚縱波、劉宛等,氣候變化、碳排放與低碳城市規劃研究進展,城市規劃學刊  ,總第1812009年第3期第38-45頁。

5.顧朝林、譚縱波、劉宛等,低碳城市規劃:尋求低碳化發展,建設科技,總第1522009年第15期第40-41頁。

6.顧朝林,巨型城市區域研究的沿革和新發展,城市問題,總第1692009年第8期第2-10頁。

7.顧朝林,轉型中的中國人文地理學,地理學報,第64卷第10期第1175-1183頁。

8GU  Chaolin, Sun Sheng HanClimate Change and  China’s Mega-Urban Regions In Geetha Reddy Anant, 2009, Multilayered  Cities and Urban Systems,HMDA & OU,pp.325-352.

9.顧朝林,氣候變化、碳排放與低碳城市規劃進展,低碳生态城市,(創刊号)第1期第26-28頁。

10.顧朝林,低碳城市規劃發展模式,城鄉建設,(總第422期)2009年第11期第71-72頁。

11.顧朝林、于濤方、張敏等,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間規劃,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第2卷第3期第39-66頁。

12.顧朝林、吳莉娅, 中國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綜述,新華文摘,2009年第6期第151-154頁。

13.顧朝林, 國土規劃注重戰略性和可操作性,土地科學動态,2009年第2期第4-5頁。

14Gu Chaolin, Yuan Xiaohui, Li Ping and Ian G. Cook   China’s  Northwest Islamic Culture Area and Its Challenges   The Arab World  Geographer   Vol.12,No1-2(2009).Pp107-120

2010

1YHDennis Wei and  Chaolin GU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Structure in Changzhou City, China: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Sunan Model  Urban Geography Vol.31,No.3(2010 ), PP.321-347

2Su,  W., Gu, C., and Yang, GAssessing the Impact  of Land Use/Land Cover on Urban Heat Island Pattern in Nanjing City,  China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136(4),  365–372.

3Chaolin  GUGuo CHEN and Fulong WU      New Urban Poverty in Chinese Transitional Economy: Evidence from Beijing  and Nanjing    Science Reports of Tohoko University 7th Series  (Geography) Vol.57,No.1/2(2010 March),PP1-23

4Chaolin  Gu and Fulong WUUrbanization in China:  Processes and Policies  The China Review Vol.10,No.1.Pp.1-10

5GU  Chaolin, HAN Sunsheng   Climate change and  China’s Mega urban region   Frontiers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  Vol.4 No.3 ,P1-13

6.顧朝林、張曉明,基于氣候變化的城市規劃研究,城市問題,2010年第10期(總第183期)第2-11頁。

7. 劉賢騰、顧朝林,2010,南京城市交通方式可達性空間分布及差異分析,城市規劃學刊,   (總第187期)2010年第2期第49-56頁。

8. 沈麗珍、顧朝林等,流動空間結構模式研究,城市規劃學刊,2010年第5期(總第190期)第26-32頁。

9.顧朝林、馬婷等,限建區規劃研究——以長株潭綠心規劃為例,城市規劃學刊,2010年第4期(總第189期)第15-21頁。

10.顧朝林、譚縱波、劉志林等,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規劃研究框架,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    3卷第2期(總第8期)第23-42頁。

11.顧朝林、馬婷、袁曉輝、張曉明、王旭,長株潭城市群綠心生态保護與發展探讨,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第19卷第10期第1124-31頁。

12.顧朝林,國外城鎮化主要經驗啟示,城市,2010年第10期(總第127期)第6-8頁。

13.顧朝林,氣候變化與适應性城市規劃,建設科技,2010年第13期(總第174期)第28-29頁。

14.顧朝林,我們不需要“拉美模式”的城市化,人民日報,201048日第16版。

15Chaolin  GU Taofang YU  Xiaoming Zhang Chun WangMin  Zhang Cheng Zhang and Lu CHEN 2010    Spatial  Planning for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Jiang Xu and  Anthony G. O. Yeh eidt Governance and  Planning of Mega-city Regions: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Routledge Studies in Human Geography,PP.236-267.

16.李少星、顧朝林,長江三角洲産業鍊地域分工的實證研究——以汽車制造産業為例,地理研究,第29卷第12期第2132-2142頁。

2011

1.楊興柱、顧朝林、王群, 旅遊流驅動力系統研究,地理研究,第30卷第1期第23-36頁。

2.顧朝林、張曉明、王小丹 ,氣候變化、城市化、長江三角洲,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第20卷第1期第1-8頁。

3.顧朝林,“十二五”期間需要注重巨型城市群發展問題,城市規劃,2011年第1期(總279期)第16-18頁。

4.袁曉輝、顧朝林,北京城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基礎研究,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态,第24卷第1期第1-4頁。

5.顧朝林、袁曉輝,中國城市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和方法綜述,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态,  24卷第1期第5-9頁。

6Zhang,  H., Gu C.L., Gu L.W. & Zhang, Y.  2011    The evalua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by TOPSIS & information entropy ---- A case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of China Tourism ManagementSCI    2011,32(2): 443-451.

7Gu,  C; Lingqian Hu, Xiaoming Zhang, Xiaodan Wang and Jing Guo    2011     Climate Change and Urbaniz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1354),544-552

8.顧朝林,論國土規劃的地方性問題,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第24卷第2期第4-7頁。

9.顧朝林,日本311特大地震地理學報告,地理學報,第66卷第6期第853-861頁。

10    顧朝林,轉型發展與未來城市的思考,城市規劃,2011年第11期(總290期)第23-34頁。

11.顧朝林、郭婧、劉宛, 論當代規劃師的精神世界,城市與區域規劃,2011年第四卷第3期(總第12期)第1-16頁。

12Gu  Chaolin and Ian G. CookBeijing: Socialist  Chinese Capital and New World City   Routledg Planning, History and  Environment Series, Planning Asian Cities: Risks and Resilience, edited  by Stephen Hamnett and Dean Forbes  No.4 ,PP.90-130.

13.顧朝林、辛章平、賀鼎,服務經濟下的北京城市空間結構的轉型,城市問題,2011年第9期(總第194期)第2-7頁。

14.韓青、顧朝林、袁曉輝,城市總體規劃與主體功能區規劃管制空間研究,城市規劃,2011年第10期(總289期)第44-51頁。

2012

 

1GU  Chaolin, Wu Liya and Ian COOK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Chinese urbanization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2012  1(2):101-149

2.顧朝林,半城市化的中國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南方都市報,    2012-05-06(A 20)

3.顧朝林,論中國當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城市觀察,2012年第3(總第19)12-19.

4.顧朝林、劉宛、郭婧、俞濱洋、于亞濱等    哈爾濱2030預規劃低碳導向方案調整研究 城市規劃學刊 第4(總第202),2012   36-43頁。

5.顧朝林、盛明潔,北京低收入大學畢業生聚居體研究——唐家嶺現象及其延展分析,人文地理,第27卷第52012   20-24頁。

6.李燕、顧朝林,日本城市碳排放清單計算方法——以橫濱市為例,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态,第25卷第52012年,第38-42頁。

7.李燕、顧朝林,日本城市5種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以橫濱市為例,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态,第25卷第62012   18-22頁。

會議報告

2008

1.The 13th Inter-University Seminar on Asian Mega-Cities, March 14-16,  2008,Quezon City, Philippines, SHANGHAI as a Global CityPerspective  from Yangtze River Delta Mega-city Region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OLOGY,May 12-15, 2008, Athens,  Greece,Urban Sprawl Patterns of the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the  Yangtze Delta in China.

3.2008年海峽兩岸區域科學研讨會,  2008516-23, 長江三角洲空間規劃,台灣銘傳大學

4.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ga-City Regions: Innovations in  Governance and Planning ,5 August 2008,Hong Kong, Spatial Planning in  the Yantze River Delta

5.31st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Aug.  12-15, 2008, TunisMining the Urban Sprawl  Pattern A  case Study on Sunan China

  2009

1.Towards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China-US  Professional Workshop o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USA, May 5-9, 2009

2.Growing Mega-Urban Regions in the Chinas  East Coastal AreaThe Patterns of the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台灣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25-26 June 2009

3.China’s Urbanization10th  Asian Urbanization ConferenceHong Kong, Aug.  17-18, 2009

4. Climate Change and Urbaniz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Multilayered  Cities and Urban Systems: Urban geographical commission, IGU  Hyderabad,  India, 30th July – 9th August, 2009

2010

1.China’s Northwest Islamic Culture Areas and Its Challenges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Islamic World Geographers (ICWG2010)     Zahedan, Iran,14-16 April 2010

2.Beijing: Planning a Socialist Chinese Capital and New World Cit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 Urban Development   Hong Kong, 7-8 December,2010

2011

1.Chines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Polices: Geologial Metaphor ApproachPakistan  Urban Forum 2011    Lahore, Pakistan, 1-4,March 2011

2.Transforma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under the Service Economy:  the case of BeijingSymposium  on Producer Services and China’s Economic and Urban Developmen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 May,2011

3.Beijings  small flat for new graduates: Tangjialing case study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as Urban  Transition and City Planning    Cardiff Wales  UK, 27-28 May 2011

4.Chinese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policies: Geologial Metaphor Approac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University of  Utah, USA. 2011/08/25-27

5. Spatial and Social Features of Mega-cities Growth in China: Beijing  Case StudyUGI  2011Regional Geographic Conference14  to 18 NovemberEscuela Militar   Santiago Chile, 2011/11/14-18

2012

1.Development Plan for Beijing Capital Circle: New Approach on  Construction a World Citythe  Sino-German Conference on “Regionalplanung und Raumordnung-Gegenwartige  Entwicklungen in Deutschland und China” Assmannshausen, Germany between  August 19-23,2012

2.Transforma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under Service Economy: The  Case of BeijingIGC  Cologne 2012    Cologne, Germany

3.Spatial and Social Features of Mega-cities Growth in China: Beijing  Case Study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Contemporary Mainstreams in Metropolitan Transformations BRIC  Countries in the Foreground, 13th June 2012 Faculty of Architecture, U  of Florence, Italy

4. Spati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Mega-cities Growth in China:  Beijing Case Stud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ati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Urban China  13-14  December, 2012. Hong Kong,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著作

1.顧朝林主編  2013 氣候變化與低碳城市規劃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31月第二版

2.顧朝林、趙民、張京祥主編 2012 省域城鎮化張略規劃研究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21月第一版

3.顧朝林主編  2012 北京首都圈總體規劃研究  科學出版社 20122月第一版

4.顧朝林、楊煥彩等  2011 黃河三角洲發展規劃研究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17月第一版

5.顧朝林、譚縱波、韓春強等 2009 氣候變化與低碳城市規劃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096月第一版

6.李志剛、顧朝林 2011 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轉型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13月第一版

7.顧朝林、于濤方、李王鳴等,中國城市化:格局·過程·機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11月第一版。

8.顧朝林、于濤方、李平,人文地理學流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月第一版。

9.顧朝林、俞濱洋、薛俊菲等,都市圈規劃:理論、方法、實例,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6月第一版。

10.顧朝林,城市體系規劃:理論、方法與實例,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10月第一版。

11.顧朝林、姚鑫、徐逸倫、林炳耀、張京祥等,概念規劃——理論、方法、實例,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10月第一版。

12.顧朝林等,産業結構重構與轉移——長江三角洲地區及主要城市比較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7月第一版。

13.顧朝林、姚鑫、沈建法、石楠等,城市管治:概念、理論、方法、實證,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5月第一版。

14.顧朝林,城市社會學,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08月第一版。

15.張偉、顧朝林,城市與區域規劃模型系統,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6.胡序威、周一星、顧朝林,中國沿海城鎮密集地區空間集聚與擴散研究,科學出版社,2000年。

17.顧朝林、甄  峰、張京祥,集聚與擴散:城市空間結構新論,東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18.顧朝林、柴彥威、蔡建明、牛亞菲、孫櫻、陳田等,中國城市地理,商務印書館,1999年。

19.顧朝林、張  勤、蔡建明、牛亞菲、孫櫻等,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城市發展——跨世紀中國城市發展戰略,商務印書館,1999年。

20.葉舜贊、顧朝林、牛亞菲等,一國兩制模式的區域一體化研究,科學出版社,1999年。

21.顧朝林、趙令勳,中國高技術産業與園區,中信出版社,1998年。

22.顧朝林、丁金宏、陳田、鄭興年等,中國大城市邊緣區研究,科學出版社,1995年。

23.顧朝林,中國城鎮體系:曆史·現狀·展望,商務印書館,1992年。

24.顧朝林,城市經濟區理論與應用,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年。

25.顧新華、顧朝林、蔡建輝等,1988,長江在呼喚—長江大流域經濟開發戰略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82月。

譯作

1Gerald  G. Marten著,顧朝林、袁曉輝等譯,2012,人類生态學(Human  Ecology),商務印書館,20122月第一版

2.Paul L. Knox Linda McCarthy著,顧朝林、湯培源等譯,2009,城市化(Urbanization),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1月第一版。

3.B.J.  L.Berry 著,顧朝林、汪俠等譯,2008,比較城市化——20世紀的不同道路(Comparative  Urbanization: Divergent Path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2月第一版。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