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黃鶴
電話:86-10-62783328
傳真:86-10-62783328
E-mail:huanghe@tsinghua.edu.cn

研究和教學方向

1. 城市設計

2. 文化規劃

——化資源的保護利用與規劃設計;

——文化導向的城市更新研究及實踐;

——城市文化功能(文化保護、文化服務和文化經濟)及其空間利用的演化及其機制研究。

 

教育簡曆

1993-1998,beat365建築學學士學位;

1998-2001,beat365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2001-2004,beat365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專業履曆

beat365

副教授 (2012.12- ),城市規劃系副系主任(2019.01-

講師 (2005.04-2012.11)

beat365發展規劃處

副處長 (2020.04-2022.04,挂職)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設計學院

訪問學者(2009.8-2010.8)

 

學術任職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城市設計專業委員會 委員(2019-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國建設報社政策研究中心“建設智庫”專家(2021-

中國建築學會城市設計分會 副秘書長 理事(2018-)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設計學術委員會 青年委員2021-)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山地城鄉規劃學術委員會 青年委員2020-)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 委員2018-)

中國文物學會工業遺産委員會  委員2014-)

北京規劃學會常務理事(2022-)城市更新與規劃實施學術委員會 副主任(2018-)

北京市西城區城市品質提升藝術審查委員會 委員(2018-)

人居科學院 fellow(2015-

beat365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員(2020-

《城市設計》雜志 副主編(2022-)

《城市規劃》雜志 特約審稿專家(2016-)

 

課程教學

本科教學

建築設計(本科設計課2002-)

城市設計(本科設計課2010-)

城市曆史與文化保護(本科理論課2014-)

 

碩士教學

城市設計(國際班設計課2011-;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開展“共享城市”的聯合教學,2017-2021)

 

國際聯合設計及工作營

2015.09 “邁向2050:中荷可持續城市發展工作周”中方組織者之一

2014.10 “邁向2050:中荷可持續城市發展工作周”中方組織者之一

2014.06  國際城市與區域規劃師協會組織的國際青年規劃師工作坊:“再成市:營造公平活力之城”,中方導師之一

2006.1-2006.7 與羅馬大學(La Sapienza) Valle giuliabeat365合作studio

 

研究項目

縱向課題:

1.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20年科學技術計劃《中國城市更新特征與策略研究》(項目編号:2020-R-0042020.05-2021.05,負責人:吳唯佳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文化創意産業空間分布機制及布局模型研究——以北京為例(基金編号:51578303)(2016-2019,主持)

3. 北京市發改委《北京三城一區公共服務資源配置研究》(2018.1-2018.11,參與)

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無定河流域典型村落文化景觀演化機制研究(基金編号:51378277)(2014-2017,參與)

5. 中國工程院項目《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子課題“城市化與城市文化”(2004-2005,參與)

 

主持的橫向課題:

1.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政務服務中心. 《多數據支撐的規劃實施情況評價》(2023.01-2023.12

2.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政務服務中心. 《多數據支撐的規劃實施監測與評價體系建設》(2022.05-2023.05

3. 成都峨影文旅公司. 《峨影沉浸式電影博物館項目策劃規劃一體化方案設計》(2022.06)(競賽第一名中标)

4. beat365發展規劃處. 《世界一流頂尖大學的資源配置及關鍵指标研究》(2020.10-2021.09

5. 青島市發改委. 《青島市重大文化設施規劃研究》(2020.07-2020.12

6. 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基于容量管理的街區借量研究》(2019.08-2020.12

7.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副中心綜合處. 《國際城市更新經驗借鑒及對副中心的啟示》(2019.04-2019.12)

8. 河南省長垣縣蒲西街道辦事處. 《長垣縣蒲西街道鄉村振興規劃》、《長垣縣蒲西街道宋莊村共同締造》(2019.03-2019.12

9. 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西城分局《西城區“十三五”期間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實施中期評估》(2018.6-2018.09

10. beat365發展規劃處 《beat3652020-2030空間布局戰略規劃——空間承載力研究》(2018.01-2018.05

11. 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西城分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導則》(2017.12-2018.12

12. 北京市西城區産業促進局《北展地區更新規劃設計》(2017.11-2018.2)

13. beat365-旭輝可持續住區研究中心《文化創意産業聚集區與周邊社區關聯性研究》(2016.8-2019.8)

14. 北京市西城區住房和城市建設委員會北京市西城區曆史文化街區保護更新模式及實施途徑研究》(2016.7-2017.3

15. 北京市規劃與國土委員會《通州總規專題研究:基于三最一突出的核心指标體系研究》2016.06-12

16.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朝陽分局《朝陽區産業發展的空間布局優化研究》(2015.7-2016.12

17.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西城分局《北京市西城區“十三五”期間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5.2-11)

18.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西城分局《法源寺曆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2014.2-2015.6)

19.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朝陽分局《朝陽區文化創意産業空間産出與空間管理》(2013.11-2014.12)

20. 雲南維西縣文化旅遊局《塔城文化創意村落規劃設計》(2013.4-12)

21.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朝陽分局《朝陽區798/751地區文化資源保護與地區發展》(2012.9-2012.12)

22. 北京市宋莊鎮政府《宋莊藝術區公共文化服務區規劃設計》(2012.4-8)

23.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國際視野下的北京城市文化空間研究》(2011.6-12)

24. 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委員會《朝陽區文化設施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11.6-2011.9)

25. 青島市工程信息咨詢院《城市文化設施建設與城市發展研究》(2011.4-2011.5)

26. 白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白城市文化産業園發展策略及概念性規劃設計》課題(2010.11-2011.4)

27.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海澱分局《北京市海澱區文化發展的空間布局研究》 2008.6-2008.8)

28.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北京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及空間布局研究》(2006.8-2007.6)

29. 江蘇省邳州市規劃局《邳州濱水文化景觀規劃設計》(2006.5-2006.10)

 

參與的橫向課題:

1. 沈陽市自然資源局, 《沈陽市城市更新專項總體規劃(2021-2035年)》(2021.07-2022.07,負責人:吳唯佳,排名第2);

2. 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北京市控制性詳細規劃第三方評估》(2020.08-2020.12,負責人:吳唯佳,核心骨幹

3. 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西城分局《北京市西城區“十”期間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20.05-12,負責人:邊蘭春,排名第2

4.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長江三角洲生态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國土空間規劃内部工作營》(2019.07-2019.10,負責人:吳唯佳,排名第2);

5.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鄉規劃司提升建築文化特色的對策研究》(2018.03~2018.12,負責人:孫詩萌,核心骨幹);

6. 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央國家機關用地布局優化和功能提升課題》(2018.01-05,負責人:吳唯佳,核心骨幹);

7. 雄安新區建設管理委員會《雄安新區南北中軸線功能策劃》故宮-清華工作團隊(2018.09-11,負責人:吳唯佳,排名第2);

8. 陝西文化投資集團《黃帝陵國家文化公園規劃設計》(2018.01-2018.05,負責人:吳唯佳,核心骨幹);

9. 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西城分局《西城區曆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實施三年評估》(2017.08-2019.08,負責人:邊蘭春,排名第2)

10. 曲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曲阜市城市發展戰略規劃》(2017.03-2018.09,負責人:劉健,專題負責人)

11. 廊坊市規劃局《廊坊總體城市設計》(2017.11-2018.10,負責人:吳唯佳,核心骨幹);

12. 陝西省旬陽縣住建局《旬陽陰陽魚島總體城市設計》(2017.04-2018.10,負責人:吳唯佳,核心骨幹);

13. 北京市西城區政府《關于西城區曆史文化名城整體保護的實踐與思考》(2016.04-2017.04,負責人:邊蘭春,排名第2)

14. 北京市規劃與國土委員會《北京市核心區城市設計導則》2017.11-2018.04負責人:邊蘭春,核心骨幹)

15.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雄安新區規劃設計》工作營(2017.04-08,負責人:吳唯佳,核心骨幹);

16. 北京市規劃與國土委員會《通州總體規劃》2016.04-12負責人:吳唯佳,核心骨幹)

17. 北京市規劃與國土委員會《通州城市設計競賽》2016.04-10,負責人:邊蘭春,核心骨幹)

18. 蘭州城關區政府《城關區文化旅遊體育産業規劃》(2015.2-12,負責人:邬東璠,排名第2

19. 首鋼集團《北京新首鋼高端産業綜合區風貌研究》(2015.01-10,負責人:吳唯佳,核心骨幹)

20. 黑龍江省綏芬河市規劃局《綏芬河市城市設計總則研究》(2012.1-2013.1,負責人:吳唯佳,核心骨幹)

21.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大興分局《北京南中軸南延與新機場研究》(2012.8-2013.12,負責人:吳唯佳,核心骨幹)

22. 邢台市人大常委會《邢台空間發展戰略研究》,(2012.4-2012.12,負責人:武廷海,核心骨幹)

23.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昌平分局《昌平新城規劃實施評估》,(2012.3-2012.11,負責人:武廷海,核心骨幹)

24. 昆明市規劃局項目《昆明滇池流域“山-水-城”景觀風貌保護研究》,(2011.8-,負責人:吳唯佳,排名第2

25. 江蘇省睢甯縣規劃局《睢甯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2010.9-,負責人:武廷海,核心骨幹);

26. 江蘇省南京市規劃局《南京江甯織造府博物館設計》(2003.11-2010.10,負責人:吳良镛,核心骨幹);

27. 北京教委重點學科群建設項目《北京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2006.03-2009.05,負責人:吳良镛,參與);

28. 山東省微山縣規劃局《山東微山縣城城市空間發展概念規劃研究》(2008.07-2009.02,負責人:武廷海,排名第2);

29. 遼甯省丹東市城鄉規劃局《丹東城市發展戰略研究》(2006.7-2007.12,負責人:武廷海,核心骨幹);

30. 江蘇省南京市規劃局《南京城市發展戰略研究》(2007.7-2008.3,負責人:武廷海,核心骨幹);

31. 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建設管理局《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建築環境規劃》(2006.8-2008.3,負責人:吳良镛,綜合組組長及規劃組副組長);

32. 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工程建設監管中心科研《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大運河曆史文化環境保護與建設研究》(2005.10-2006.12,負責人:武廷海,核心骨幹);

33.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房山分局《房山新城總體規劃》(2005.5,負責人:林澎,文化發展規劃專題負責人)

 

榮譽和獲獎

教學獲獎

1. 2022年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城市組獎,清涼慢島——重慶九龍半島城市更新設計學生:姚雨昕、周楚昱、劉泓顯、林俊彤、李佳彤、鋸經緯. 指導教師:黃鶴、袁琳

2. 2022全國大學生國土空間規劃設計競賽研究生組一等獎,自然資源部,學生:李沅儒、鄧一秀、李思穎、周雨晴、劉燕敏,指導老師:黃鶴,袁琳

3. 2022全國大學生國土空間規劃設計競賽本科生組三等獎,自然資源部,學生:蔡欣、李元赫、朱睿佳、趙詩泉,指導老師:黃鶴,袁琳

4. 2020WUPENiCity城市設計學生作業國際競賽提名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學生:張耀元,劉郭越,指導老師:黃鶴,唐燕

5. 2020WUPENiCity城市設計學生作業國際競賽提名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學生:韓雨,塗文穎,指導老師:黃鶴,唐燕

6. 2020WUPENiCity城市設計學生作業國際競賽提名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學生:吳昌琦,餘建剛,指導老師:黃鶴,唐燕

7. 2019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城市設計作業評優 三等獎,學生:歐俊傑,劉錦軒. 指導老師:黃鶴,唐燕

8. 2019全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城市設計作業評優 佳作獎,學生:吳廿迎, 沈天蘊. 指導老師:黃鶴,唐燕

9. 2019 4屆Schindler國際競賽入圍獎(全球第7名),學生:李雲開、劉楊凡奇、吳雅馨、張東宇、侯予謙、王宇慧、羅卉卉、陳婧佳. 指導老師:黃

10. 2019城市設計課組獲beat365精品課程稱号,指導老師:邊蘭春、鐘舸、黃鶴、唐燕、梁思思、王英、劉宛、劉健

11. 2018“我們的街區”——東城區崇雍大街沿線公共空間概念性規劃設計競賽優秀方案獎,學生:李景陽、沈一琛、裴昱、劉璐. 指導老師:吳唯佳、黃

12. 2017年第五屆ACA國際設計競賽青年建築師類第一名,Coracle Urban Network,學生:Vijay Rathod(印度)、Jamar Rock(摩洛哥)、劉夢嘉、夏雨妍、于昊惟. 指導教師:宋晔皓、黃鶴

13. 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以多校聯合畢業設計為平台提高城鄉規劃學本科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的實踐與探索. 指導教師:吳唯佳、王英、黃鶴、劉宛、劉佳燕、唐燕、陳宇琳、孫詩萌、郭璐、周政旭、袁琳

14. 2016年beat365教學成果一等獎:以多校聯合畢業設計為平台提高城鄉規劃學本科畢業設計教學質量的實踐與探索. 指導教師:吳唯佳、王英、黃鶴、劉宛、陳宇琳

15. 2015年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城市組金獎,南京老城南更新研究,學生:崔健、李玫蓉、肖景馨、謝夢雅、葉亞樂、張璐、司徒穎蕙、童林、吳明柏、楊綠野、楊心慧、葉一峰. 指導教師:吳唯佳、黃鶴、孫詩萌、周政旭

16. 2015年UIA-PHG國際建築師協會(公共衛生組)“可移動醫療設施”世界大學生設計競賽全球第2名,學生Elisa Carla Miotto(巴西)、Joanna Yuet-Ching Grocott(美國)、Leonardo Barros Venancio(巴西);全球5名,學生:Christina Rebecca Schuster(德國), Adullatif Dalloul(叙利亞). 指導教師:張悅、黃鶴、Martijn De Geus(荷蘭)

 

科研獲獎

1. 北京老舊小區更新研究. 2021年度北京市優秀城鄉規劃獎一等獎. 1/15,黃鶴,張璐,錢嘉宏,劉欣葵,營立成,吳林,王津京,劉楊凡奇,劉佳燕,倪鋒,劉戍東,王科,尚偉,于長藝,郭華剛)

2. 西城區“十四五”時期加強曆史文化名城保護思路與措施研究. 2020年度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優秀調研成果等獎;

3. 中國傳統人居規劃理論建構. 2020年度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9/15,武廷海,楊保軍,王學榮,葉亞樂,張能,郭璐,孫詩萌,張廣漢,黃鶴,袁琳,徐斌,張治強,鞠德東,張晖,王軍);

4. 北京西城街區整理城市設計導則. 2019 年度全國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二等獎(2/15,丁奇,黃鶴,梁健,張靜,倪鋒,賈欣,于長藝,郭一哲,張璐,高韬,田旭,楊柳,陳曦,張倓思,付曦冉)

5. 曲阜市城市發展戰略規劃. 2019 年度全國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三等獎(9/15,劉健,王英,譚縱波, 王運強,徐高峰,王海青,孔濤,段進宇,黃鶴,張藝萌,左妮莎,凍冰,劉旭,劉慧舒,孟凡喜)

6. 京津冀協同的北京2050和通州副中心空間戰略研究. 2019北京市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3/6,吳唯佳、趙亮、黃鶴、于濤方、王英、吳良镛)

7. 國際城市更新經驗借鑒對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啟示,2019年度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優秀調研成果等獎(4/8, 鄭皓,靳京,尚立軍,黃鶴,施索,鄭來柱,王若冰,張璐);

8. 北京西城街區整理城市設計導則,2019年北京市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等獎(2/15,丁奇,黃鶴,梁健,張靜,倪鋒,賈欣,于長藝,郭一哲,張璐,高韬,田旭,楊柳,陳曦,張倓思,付曦冉)

9. 曲阜市城市發展戰略規劃. 2019 年度山東省優秀城市規劃設計獎一等獎(9/15,劉健,王英,譚縱波, 王運強,徐高峰,王海青,孔濤,段進宇,黃鶴,張藝萌,左妮莎,凍冰,劉旭,劉慧舒,孟凡喜)

10. 北京市西城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導則2018年度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優秀調研成果等獎(3/6,倪鋒,尚偉,黃鶴,韋琳,張璐,郝占立);

11. 北京市西城區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實施情況評估2018年度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優秀調研成果等獎(3/6,高揚,邊蘭春,黃鶴,張璐,王若冰,王越,王德剛,郭一哲);

12. 京津冀地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研究,2016年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11/15, 吳良镛、吳唯佳、毛其智、武廷海、趙亮、劉武君、于濤方、邊蘭春、王英、林文棋、黃鶴、李王峰、黨安榮、劉健、張悅);

13. 首鋼園區風貌規劃與城市設計, 2016年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獎銀獎(城市設計類)(6/15,吳晨,吳唯佳,朱文一,杜立群,劉桦,黃鶴,蘇晨,鄭天,陳宇琳,白甯,趙建彤,周婷,王歡,馬喆,楊睿);

14. 法源寺曆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研究2015年北京市第十八屆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三等獎(2/15,張麗鮮,黃鶴,賈欣,孫詩萌,朱永生,王南,周辰,張郁,馬甯,李琳,姚麗輝,康帝,于長藝,韋琳,倪鋒)

15. 北京市朝陽區文化發展研究——文化創意産業的空間産出與空間管理,2014年度北京市規劃系統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2/9, 王雪梅,黃鶴,武華蕊,王昱瑤,劉新萍,孫文偉,贠毅超,周辰,馬甯);

16. 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建築環境規劃,2014年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10/20,吳良镛,曹為民,毛鋒,武廷海,朱文一,吳晨,邊蘭春,程德虎,王貴祥,黃鶴,朱育帆,杜鵬飛,龐敏,段進宇,左麗,周文生,孫衛軍,陳宇琳,鄭天,李靜

17. 朝陽區文化設施空間布局專項規劃,2012年北京市第十六屆優秀工程設計評選二等獎(3/15, 周樂,常青,黃鶴,王雪梅,倪鋒,王亢,胡楠,郁荟,張穎,張振華,侯中哲,李剛,陳玢,邢宗海,李瑞

18. 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建築環境規劃,2011年北京市第十五屆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10/20,吳良镛,曹為民,毛鋒,武廷海,朱文一,吳晨,邊蘭春,程德虎,王貴祥,黃鶴,朱育帆,杜鵬飛,龐敏,段進宇,左麗,周文生,孫衛軍,陳宇琳,鄭天,李靜

19. 北京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及空間布局研究,2005年度北京市規劃系統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3/6,談緒祥,王飛,黃鶴,鄭皓,張聰達,史妍萍);

20. 曲阜孔子研究院設計,2006年第四屆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優秀獎(11/13,吳良镛,盧連生,單軍,張傑,朱育帆,王海,倪鋒,張悅,王環宇,宋晔皓,黃鶴,賀衛平,宮力維)。

 

出版發表

著作

1. 黃鶴 錢嘉宏 劉欣葵 張璐 編著. 北京老舊小區更新研究.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21

2. 吳唯佳 武廷海 黃鶴 孫詩萌 郭璐 張璐 葉亞樂著. 天下·國典·家園——黃帝陵國家文化公園規劃設計研究.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20

3. 黃鶴 張烨 (荷)和馬町 張悅 (新)陳德欽 . 共享城市. beat365建築規劃景觀設計教學叢書. 北京:beat365出版社,2020

4. 丁奇 黃鶴 主編. 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規劃西城分局,北京建築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主編. 北京西城街區整理城市設計——街道胡同公共空間品質提升.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8

5. 黃鶴 (荷)和馬町 張悅 編著. 知識城市:大學校園與城市. beat365建築規劃景觀設計教學叢書. 北京:beat365出版社,2016

6. 黃鶴. 文化規劃:基于文化資源的城市整體發展策略.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

7. 朱文一 黃鶴 陳宇琳 陳瑾曦. 蓋塔·百年聯合國——聯合國特别紀念日博物館構想. 北京:beat365出版社,2006

 

期刊文章

1. 黃鶴,張璐,劉郭越,周楚昱.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城市文化空間的發展曆程及特征概要[J]. 世界建築,20224):87-91

2. 黃鶴, 王若冰, 張璐. 城市更新增值分配方式下的空間容量生成探讨[J]. 西部人居環境學刊, 2022, 37(2) 1-6.

3. 黃鶴,張璐,黃莉婷,周雅青. 北京清河沿線地區功能特色認知[J]. 世界建築, 20222): 13-17

4. 黃鶴,劉楊凡奇,鄧程文. 中國城市當前城市更新階段性特征淺議[J]. 人類居住,20213):43-48

5. 黃鶴,張璐,劉楊凡奇. 基于企業數據的北京産業空間分布及空間效益特征研究[J]. 時代建築,20215):66-70

6. 黃鶴. 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中的文化功能提升策略探讨[J]. 人類居住,20203):30-33

7. Akihara Masato, Huange He*, Chen Xiaohui, et al. Public Health Crisis Response Mechanism with Equal Stress on Construction of the Medical System and Cultivation of Public Awareness:A Case Study on Japan.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20(3) Vol.29: 34-43

8. He Huang, Yangfanqi Liu, Yuebing Liang, David Vargas, Lu Zhang. Spatial Perspectives on Coworking Spaces and Related Practices in Beijing. Built Environment, Space-sharing practice in the city (Issue 1, volume 462020)40-54

9. 黃鶴,張璐. 北京西城老舊小區更新整治中的若幹問題探讨[J]. 北京規劃建設,2019S2):125-132

10. 黃鶴,張璐,張悅*,範佳波,唐婍婧. 大學校園空間容量的比較研究.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2019,11(2):120-139

11. 黃鶴,劉璐,張璐. 文創産業聚集地區内居住用地的混合發展定量研究——以北京奧林匹克公園文化體育融合功能區為例. 住區,20196):154-160

12. 黃鶴、戴儉、許方、劉志成、丁奇. 實踐性與實驗性:方案征集與教學的異同互補. 建築創作, 2018 (2) 136-139

13. 黃鶴,孫文偉,王雪梅. 基于企業數據的城市空間利用分析研究——以北京市朝陽區文化創意産業為例. 城市設計,2016(1):92-95

14. 黃鶴. 基于企業數據分析的文化創意産業城市空間布局研究——以北京市朝陽區為例. 西部人居環境學刊, 2015(1):19-26

15. 黃鶴,鄭皓. 國際視野下的北京文化設施分析比較. 北京規劃建設, 2012(3):80-83

16. 黃鶴, 唐燕. 文化産業政策對北京城市發展的影響分析. 國際城市規劃,2012(3):70-74

17. 黃鶴. 精明收縮:應對城市衰退的規劃對策及在美國的實踐介紹. 區域與城市規劃研究,2011(3):157-168

18. 黃鶴. 美國“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簡述. 生态城市與綠色建築,2010(3):80-87

19. 黃鶴. 美國關于應對氣候變化的城市規劃研究進展. 生态城市與綠色建築,2010(2):36-42

20. 黃鶴. 北京60年文化發展之曆程. 北京規劃建設,2009(5):75-79

21. 黃鶴. 文化及創意産業的空間特征研究. 城市發展研究,2008(S1):150-154

22. 黃鶴. 文化政策主導下的城市更新,國外城市規劃 2006 Vol.21 No.1, P34-39

23. 黃鶴. 西方國家文化規劃beat365:運用文化資源的城市發展途徑,國外城市規劃  2005 Vol.20 No.1, P36-42

24. 黃鶴. 信息時代城市空間結構發展趨勢探讨. 華中建築 2002(4): 61-63

25. 吳唯佳,黃鶴,趙亮,唐燕,王英,武廷海,陳宇琳,甯陽,劉念雄,王忠靜. “戰略-策略-行動”促進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人居高質量發展. 人類居住,20203):3-12

26. 武廷海, 周文生, 盧慶強, 霍曉衛, 劉宛, 黃鶴, 餘婷, 張能, 王學榮, 郭璐, 葉亞樂. 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的“雙評價”研究[J].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 2019, 11(2): 5-15.

27. 張松, 包亞明, 黃鶴, 王唯山, 楊宇振, 張京祥, 張廣漢. 城市文化:如何共享? 如何規劃? 城市規劃, 2019,435):48-52

28. 喬納森·巴内特, 斯特凡·艾爾, 黃鶴(譯). 中國城市設計——建于何處,建于何時,建設什. 城市設計,20181):6-15

29. 倪鋒,張悅,黃鶴. 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舊城更新實施路徑刍議. 上海城市規劃,2017(2):65-69

30. ·萬普勒, 黃鶴(譯). 之間空間. 城市設計,20162):30-39

31. 吳唯佳黃鶴,陳宇琳. 複興的首鋼——保護工業遺産的突出價值,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城市環境設計,2016(4) :358-361

32. 周文生,黃鶴,. 地理設計思想的認識及其實踐,華中建築, 201406):17-21

33. 唐燕,黃鶴. 政府主導集群發展模式下的創意城市建設——北京“文化創意産業聚集區”的形成與發展. 現代城市研究,2013(11):15-21

34. TANG yan, HUANG he. Beijing: Government-Le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Clusters.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3(3) Vol.22: 29-38

 

書籍文章

1. 黃鶴, 張璐, 劉楊凡奇, 秦鵬宇, 周雅青. 北京市西城區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導則編制. 維觀北京. 程曉青, 劉暢, 鐘舸, 王輝, 蘇程 . 北京: beat365出版社,2020

2. 吳唯佳, 武廷海,黃鶴,孫詩萌,郭璐. 黃帝陵空間結構形态的識别與規劃傳承. 國家文化公園 黃帝陵 傳承·共識·未來. 楊保軍, 黃晶濤, 彭禮孝 等編著.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9

3. 黃鶴, 唐燕. 文化産業政策對北京城市發展的影響分析. 中國創意産業發展報告(2014),張京成 主編. 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

4. 唐燕,黃鶴. 北京:政府引導下的“文化創意産業聚集區”發展. 創意城市實踐:歐洲和亞洲的視角. 唐燕,克勞斯·昆茲曼等著. 北京:beat365出版社,2015

5. 武廷海,黃鶴. 城市文化複興. 中國城市規劃發展報告(2011-2012).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2

6. 黃鶴. 文化規劃與城市空間發展概述. 建築倫理與城市文化(第三輯). 秦紅嶺 主編.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2

7. 武廷海, 張敏, 黃鶴. 城市文化研究現狀與展望. 城市科學學科發展報告2007-2008.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會議論文

1. Study on Software, Network and Computer Service Industry’s Distribution Evolvement in Beijing. Y. Liu, H. Hua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nging Cities IV”: Spatial, Design, Landscape and socioeconomic dimension. 2019. Chania, Crete Island, Greece.

2.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Aging Public Housing Renewal in China, L. Zhang, H. Hua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nging Cities IV”: Spatial, Design, Landscape and socioeconomic dimension. 2019. Chania, Crete Island, Greece.

3. LIU Lu, HUANG He. Research on Beijing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CI) Functional Zones by Industries and Industrial Taxation Distribution.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Schools of Planning (AESOP) Annual Congress 2018, Gothenburg, Sweden.

4. HUANG He. Research on the Urban Industries Distribution and Industrial Revenue Distribution Based on Enterprise Data ——a Case Study on Chaoyang District in Beijing. 2017 1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sian Planning Schools Association, Beijing, China. 

5. 黃鶴. 基于現狀調研的北京798/751地區文化資源與空間利用分析. 中國工業建築遺産調查、研究與保護(五)——2014年中國第五屆工業建築遺産學術研讨會論文集. 北京:beat365出版社,2015

6. TANG Yan, HUANG He. A Study on the Government-led Development Mod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al Clusters in China: Taking Beijing as an Example. 2014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Schools of Planning Congress: “From Control to Co-Evolution”, Utrecht, Netherlands

 

會議報告

1. 黃鶴. 城市更新中利益分配的空間管理探讨. 白頤論壇,20191215,北京.

2. 黃鶴. 黃帝陵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價值的發掘和強化. 首都區域空間規劃研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特大城市地區2049空間戰略系列論壇之三——人居環境高品質轉型發展, 20190928, 北京

3. He Huang. New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in Chinese Capital Region Since 1990s. (Keynote Speec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Changing Cities IV”: Spatial, Design, Landscape and socioeconomic dimension. 2019. Chania, Crete Island, Greece.

4. 黃鶴. 文化及創意産業發展的城市空間應對策略探讨. beat365“文化首善”論壇——文化城市:理念與實踐,2018 北京.

5. 黃鶴. 城市地區文化價值的發掘和維護. 2018健康城市與城市韌性發展學術論壇,2018,成都. 

6. 黃鶴. 北京典型文創産業功能區内居住用地的産業分布及空間效益分析. 可持續住區學術研讨會暨beat365(beat365)-旭輝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可持續住區聯合研究中心一期成果報告會, 2018, 北京.

7. 黃鶴. beat365-新加坡國立大學“共享城市”聯合城市設計課程介紹. 2018鄭州國際城市設計大會, 2018, 鄭州.

8. LIU Lu, HUANG He. Research on Beijing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CI) Functional Zones by Industries and Industrial Taxation Distribution.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Schools of Planning (AESOP) Annual Congress 2018, Gothenburg, Sweden.

9. HUANG He. Research on the Urban Industries Distribution and Industrial Revenue Distribution Based on Enterprise Data ——a Case Study on Chaoyang District in Beijing. 2017 1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sian Planning Schools Association, Beijing

10. 黃鶴. 文化創意産業發展背景下的工業遺産利用——工業遺産的重生:CBC老鋼廠城市複興論壇,2016,西安

11. 基于現狀調研的北京798/751地區文化資源與空間利用分析——2014年第五屆工業遺産保護會議.西安

12. 黃鶴. 後工業社背景下文化創意産業發展對城市空間的影響(以北京為例)——城市規劃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2012年會

13. 黃鶴. 文化規劃對宋莊發展的意義思考.  2011宋莊文化創意産業聚集區創意生态與規劃發展研讨會

14. 黃鶴. 文化規劃與城市空間發展. 2011文化軟實力與北京世界城市建設——第四次建築倫理與城市文化學術研讨會

15. 黃鶴. 北京文化創意産業發展與工業遺産利用的讨論. 2006年首屆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博覽會工業遺産保護與文化創意産業發展論壇

 

展覽及媒體發表

1. 黃鶴. 提升文化功能引領城市發展[N]. 經濟日報/光明網/今日頭條 2022-03-27

2. 黃鶴. 歐洲文化導向的城市發展概述. 2021,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Cityif微信公衆号

3. 黃鶴,唐燕,孫詩萌. 承文化之脈 營城鄉之美[N]. 中國建設報,2021-05-17(004).

4. 黃鶴. 提升首都城市文化功能,促進北京曆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 北京印記網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0801519298302644&wfr=spider&for=pc, 2020

5. 黃鶴. 十四五”期間北京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與文化創新發展的統籌融合策略探讨. beat365清華思客微信公衆号

6. 維觀北京:beat365建築與城市更新教學/研究/實踐成果展. 策展人:程曉青、鐘舸、劉暢、尹思瑾、黃鶴、王輝、程曉喜、劉佳燕、王南. 北京設計周, 2018

7. 白塔寺曆史文化地區的共享城市途徑設計,指導老師:張悅、黃鶴、(荷)和馬町. UIA首爾國際studio及展覽,2017

8. 白塔寺:朝向新鄰裡展覽,指導老師:張悅、黃鶴、(荷)和馬町.北京設計周,2017

9. 陳清凝,黃鶴. 在北京劃出文創區,是否促進了文創産業發展? 澎湃市政廳網頁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06938, 2015.12

10. 黃鶴. 社區發展是城市更新的首要任務[N]. 佛山日報 2010.01.12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