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教學方向
中外城市規劃體系比較研究
城市土地利用規劃•控制的理論及方法
城市空間與環境設計
教育簡曆
1978-1983 beat365建築系學習,獲建築學學士
1984-1990 國家教委公派留日,獲工學博士學位
2001-2002 美國哈佛大學設計學院訪問學者
專業履曆
1990-1994 聯合國區域開發中心研究員
1994-1996 森海外株式會社(日本)副經理
beat365
1996-2005 beat365規劃系 副教授
1996- beat365規劃系 教授
研究項目
(1)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研究
(2)美國區劃制度研究
(3)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戰略研究(北京市國土資源局)
(4)傳統城市曆史街區保護手法的中日比較研究
(5)中外城市規劃管理體制比較研究
本科教學
城市規劃原理 (春季課程,學生110人)
城市設計(秋季課程,學生10人)
研究生教學
城市土地利用規劃與控制 (秋季課程,學生12人)
城市設計(春季課程,學生15人)
國際交流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Urban Planning & Design(秋季課程,學生9人)
榮譽和獲獎
(1)2007年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教師論文評選優秀論文
(2)beat365高等教育學會優秀論文獎二等獎(2005)
(3)《城市規劃》獲beat365優秀教材二等獎(2008)
(4)1998年度清華之友優秀教師一等獎
(5)《住宅設計與居住區規劃》課程教學獲1997年度校優秀教學集體獎
(6)日本大阪市立大學海外研究基金2001年度資助
(7)2005 UNESCO Asia-Pacific Heritage Awards for Culture Heritage Conservation, Jury Commendation for Innovation
專業組織及活動
會議
(1)Tan, Zong bo, Strategic Planning from Regional Aspect----Experience of the Research work on Development Plan of Guangxi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sutainable City Region, 2009
(2)TAN, Zong bo, Reforming the Knowledge Structure of Fundamental Urban Planning
Course in China’s Universities, 3rd ASEE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Beijing, 2004
(3)TAN, Zong bo, LIU RUI, The Changing Old Beijing City: A Brief Review on Its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University Seminar on Asian Megacities, 2003.
組織
(1)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國外城市規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國家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規劃組專家小組成員
(3)國家教委普通高等院校教學評估專家組成員
(4)雜志《國際城市規劃》、《區域與城市規劃》編委
(5)北京市城市規劃學會理事、新技術應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6)日本都市計劃學會外國人會員
出版
期刊文章
(1) 譚縱波《區域視角下的戰略規劃——開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研究”的幾點體會》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學刊》總第180期,PP.16-22,2009。
(2) 譚縱波《從中央集權走向地方分權——日本城市規劃事權的演變與啟示》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國際城市規劃》總第102期,PP.26-31,2008。
(3) 譚縱波《〈物權法〉語境下的城市規劃》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國際城市規劃》總第100期,PP.127-133,2007。
(4) 譚縱波《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職能思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2007。
(5) 譚縱波《關于城市規劃基礎課程建設的思考》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2007年會教師論文評選參賽論文(優秀論文),2007。
(6) 譚縱波《編制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的探索——基于最新實踐的幾點思考》“澳門現代化進程與城市規劃”學術研讨會,2006.9
(7) 譚縱波、劉銳《北京舊城土地利用性質變遷(1949-2002)研究》東亞首都的近代化與城市保護國際研讨會論文集,2006.12
(8) 譚縱波《基于GIS技術的北京舊城土地利用變遷分析》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管理部門信息化建設研讨會論文集》, PP.72-94,2005。
(9) 譚縱波《論城市規劃基礎課程中學科知識結構構建》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總第209期,PP.52–57,2005。
(10)譚縱波、朱愛霞《鄭州第一中學新校區規劃設計構思》深圳大學《世界建築導報》2004年10月号,PP.128-133,2004。
(11)譚縱波《傳統人文精神與現代科技相融合——清華科技廣場的“場所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房地産世界》2005年5月号。
(12)譚縱波《從西方城市規劃的二元結構看總體規劃的職能》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04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上)》北京,2004。(城市規劃學會2004年會重點發言)
(13)TAN ZONG-BO, LIU RUI, The Changing Old Beijing City: A Brief Review on Its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University Seminar on Asian Megacities, 2003.
(14)譚縱波《國外當代城市規劃技術的借鑒與選擇》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國外城市規劃》總第59期,PP. 38-41,2001.
(15)TAN ZONG-BO,Urban Growth and Urban Planning of Mega-cities in China,21st Century Asia: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Challenges of Mega-cities,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 Osaka City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September 26-27, 2000.
(16)譚縱波《東京超大城市圈的形成、問題與對策——對北京的啟示》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國外城市規劃》總第56期,PP. 8-11,2000.
(17)TAN ZONG-BO, MA YUAN, Cityscape in Beijing, The complex and Paradox of a Traditional Asian Megacity, The Fifth Inter-University Seminar on Asian Megacities Proceedings, 2000.
(18)譚縱波《日本的城市規劃法規體系》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國外城市規劃》總第55期,PP. 13-18,2000.
(19)譚縱波、董柯《澳門土地利用與規劃體系研究》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總143期,PP. 30-35,1999.
(20)董柯、譚縱波《澳門土地利用的曆史與現狀》中國城市規劃協會等《中國城市規劃行業信息網》(公開時間:2004.5)
(21)譚縱波《日本城市規劃行政體制概觀》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國外城市規劃》總第54期,PP. 6-11,1999.
(22)TAN ZONG-B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ijing’s Cityscape and Investigation Plan, Proceedings of The Forth Inter-University Seminar on Asian Megacities, 1999.
會議報告
著作
(1)譚縱波《城市規劃》(beat365建築學與城市規劃系列教材)beat365出版社,2005年11月。
(2)譚縱波《北京の都市計畫》(大阪市立大學經濟研究所監修、植田政孝•古澤賢治編《ァジァの大都市[5]北京•上海》日本評論社,2002。)
(3)譚縱波譯《世界20世紀經典住宅設計 ----空間構成的比較分析》(原著=[日]原口秀昭)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7。
(4)陳曉麗主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規劃工作框架研究》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負責“第三部分第七章日本城市規劃體系”的撰寫)。
(5)譚縱波、劉銳《北京舊城の土地利用の変遷(1949-2002)》(北京四合院研究會編《北京の四合院》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08。)
(6)國家建設部編寫組《國外城市化發展概況》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
(7)beat365《城市規劃資料集 第八分冊城市曆史保護與城市更新》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8(負責“4.6.1.2 日本東京的城市更新”以及“4.6.8.3 日本神戶市震後重建”的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