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城市規劃曆史與理論;遺産保護與更新;地區建築學
教育經曆
2006-2013,beat365,工學博士(城鄉規劃學).
2001-2006,beat365,建築學學士.
專業履曆
2023-, beat365,副教授.
2019-2020,美國麻省理工學院,SPURS學者.
2016-2023,beat365,助理教授.
2015-2016,英國諾丁漢大學,訪問學者.
2015, 台灣大學,訪問學者.
2013-2016,beat365建築系,博士後.
學術兼職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曆史與理論分會,青年委員.
中國文物學會曆史文化名街專業委員會,委員.
北京城市規劃學會曆史文化名城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
北京城市規劃學會城市更新與規劃實施專業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女建築師協會,會員.
永州市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專家組,專家.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地區建築專委會,委員/副秘書長(2014-2017)
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
課程教學
台灣曆史與城市(全校通識課)
規劃設計提高(1)
設計基礎(2)(3)(4) / 城鄉規劃基礎(1)(2)(3)(4)
城鄉規劃設計(5)
城鄉規劃本科畢業設計(綜合論文訓練).
中國古代城市營建史概論(合授).
中國城市規劃史(全校通識課,合授).
人居環境科學概論(助教).
研究課題
新中國成立初期首都住區遺産價值及保護利用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024-2027.
北京西城居住小區類曆史建築保護與更新導則,北京市規自委課題,2023-2024.
清代省城的演進曆程、空間特征與規劃設計理論方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20-2023.
Conservation and Enjoyment of Urban Historic Environments: study on the historic parks in the U.S. national park system and inspiration for China, MIT SPURS Project, 2019-2020.
提升建築文化特色的對策研究,住建部研究課題,2018-2019.
保定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8-2020.
運城市曆史發展脈絡與文化傳承研究,2018-2019.
基于建築文化傳承的西部地域綠色建築學理論與方法,“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017-2021.
清時期台灣府縣城市所見之中國傳統地方城市規劃通則與變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016-2019.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 人居環境科學學科卷編寫,2015-2022.
地域視角下雲南地區民族建築與聚落研究,國家民委後期資助課題,2015-2016.
明清南方丘陵地區縣城規劃設計及其當代價值研究,城市與建築遺産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東南大學)開放課題,2015-2016.
古代永州人居規劃設計的價值觀念、理論方法與當代意義,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2014-2016.
學術著作
孫詩萌. 守制與應變: 清代台灣城市規劃研究[M]. 北京: beat365出版社, 2024.
孫詩萌. 自然與道德: 古代永州地區城市規劃設計研究[M].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9.
單軍, 孫詩萌. 西部典型傳統地域建築綠色設計原理圖集[M].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21.
單軍, 張弘, 孫詩萌. 基于建築文化傳承的西部地域綠色建築設計研究[M].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21.
吳唯佳, 武廷海, 黃鶴, 孫詩萌, 郭璐, 張璐, 葉亞樂. 天下.國典.家園: 黃帝陵國家文化公園規劃設計研究[M].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20.
武廷海, 郭璐, 張悅, 孫詩萌. 中國城市規劃史[M].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20.
單軍,張弘,孫詩萌. 地區建築研究1: 2015、2016年地區建築學術研讨會文集[C].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9.
(澳)亞曆山大·R·卡斯伯特著. 孫詩萌, 袁琳, 翟炳哲譯. 城市形态: 政治經濟學與城市設計[M].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1.
代表性論文
孫詩萌. 城垣規模變化與規劃意圖: 基于23座清代省城的長時段曆史考察[J].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 2024, 16(2): 234-262.
孫詩萌. 清代台灣城市營建述論[J]. 台灣曆史研究, 2024 (03): 1-18.
孫詩萌. “台灣曆史與城市”通識課建設:對專業與通識的思考[C].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城鄉規劃學科評議組編. 聯動專業學科·煥新規劃教育: 2024中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教育年會論文集.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24.
SUN Shimeng. Conformity and Variety: city planning in Taiwan during 1683-1895[J]. Planning Perspectives, 2024, 39 (2): 405-439.
孫詩萌. 呼喚多元主體參與古建築保護[N]. 光明日報, 2023-11-01 (07).
孫詩萌. 清末台中省城與台北府城所見傳統城市規劃理念與方法[J]. 城市規劃, 2022, 46 (1): 99-113.
孫詩萌. 海峽兩岸清代台灣城市史研究評述[J].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澳門特輯, 2022: 204-219.
孫詩萌. 曆史.城市.設計: 體會與思考[J]. 世界建築, 2022 (11): 86-87.
孫詩萌. 淺論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三個傳統”[J]. 城市規劃, 2021, 45 (1): 20-29.
孫詩萌. 地方城市空間要素規劃建設時序研究: 以清代台灣省為例[J]. 建築史學刊, 2021 (3): 109-119.
黃鶴, 唐燕, 孫詩萌. 承文化之脈 營城鄉之美[N]. 中國建設報, 2021-05-17 (004).
孫詩萌. 美國國家公園體系中曆史類公園的建構與特征分析[J].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 2020, 12 (1): 18-40.
孫詩萌. 曆史環境保護與共享的模式與趨勢: 以兩個美國曆史類國家公園為例[J]. 人類居住, 2020 (3): 34-42.
孫詩萌, 趙奕琳, 單軍, 連璐, 江昊懋. 多元文化背景下西部地區綠色建築發展現狀與問題研究[J]. 西部人居環境學刊, 2020, 35 (6): 24-31.
孫詩萌, 吳唯佳, 于濤方. 千年鹽運城: 運城地區營建曆史與名城價值研究[J]. 城市發展研究, 2019 (8): 53-61.
孫詩萌. 淺談中國古代的人居理想[J]. 人類居住, 2019 (3): 50-53.
SUN Shimeng. Conservation and Enjoyment of Chinese Historic Cities: new approaches of conservation planning in two cases[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anging Cities IV: Spatial, Design, Landscape & Socio-Economic dimensions. asap Gospodini ed. Volos, Greece. 2019: 37-46.
孫詩萌. 基于“地區性”傳承的城市設計策略[C]//單軍, 張弘, 孫詩萌. 地區建築研究1: 2015、2016年地區建築學術研讨會文集.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9: 97-105.
孫詩萌, 商謙, 張悅. 北京舊城肌理更新觀察2005-2016[J]. 建築學報, 2018 (6): 23-59.
孫詩萌, 武廷海. 雄安地區人居環境之演進[J].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 2018, 10 (1): 109-127.
孫詩萌. 基于地方志文獻的中國古代人居環境史研究方法初探[M]//董衛, 李百浩. 城市規劃曆史與理論02. 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6: 58-69.
孫詩萌, 蒂姆.希斯. 永州曆史山水城市複興的空間策略[J]. 城市設計, 2016 (2): 64-75.
孫詩萌. 畫境與人居: 從吳良镛繪畫觀其建築與人居思想[J]. 建築學報, 2015 (11): 90-95.
SUN Shimeng. Design with Nature: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two Chinese architects of 8th century[J]. Sociology Study, 2014, 4 (11): 925-937.
孫詩萌. 唐宋士人在永州的“山水營居”實踐及其對地方人居環境開發的作用[J]. 建築史.第33輯, 2014: 95-108.
孫詩萌. 從古代人居環境營建談永州名城的曆史文化價值[J].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 35 (12): 8-11.
孫詩萌.“道德之境”: 從明清永州人居環境的文化精神與價值追求談起[J].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 2013, 6 (2): 162-204.
孫詩萌. 南宋以降地方志中的“形勝”與城市的選址評價[J]. 中國建築史論彙刊(第八輯), 2013: 413-436.
孫詩萌. 中國古代文人的人居環境設計思想初探: 以柳宗元永州實踐為例[J].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 2012, 5 (2): 204-223.
孫詩萌. 地方八景與地方人居環境的規劃建設: 以曆代羊城八景為例[C]//科學發展觀下的中國人居環境建設: 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建築學)論文集.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9: 236-243.
講座報告
孫詩萌. 尋找海峽兩岸的時空連結:在清華同上一堂課. 第二十一屆台灣高校傑出青年赴大陸參訪團“清華行”. 2025. 特邀講座.
孫詩萌. 北京“居住小區”類曆史建築的特征、現狀與保護利用挑戰. 北京新中國曆史街區與曆史建築保護利用學術研讨會. 2024. 主旨報告.
孫詩萌. 守制與應變:清代台灣城市規劃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系列講座. 2024. 特邀講座.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CCTV-1)大型紀錄片《文脈春秋·永州》. 2024. 規劃主講. https://tv.cctv.cn/2024/10/23/VIDED9wd3j0PDGPbc9Whw1Ue241023.shtml
SUN Shimeng. The Residential Quarter Category in Beijing’s Historical Buildings: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The 1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rchitectural Interchanges in Asia. Japan. 2024.
孫詩萌. 認知中國古代城市及其營建. 海峽兩岸青年規劃師與建築師學術研習營. 2024. 特邀講座.
SUN Shimeng. Conformity and Variety: city planning in Taiwan (1683-1895). MIT CSAP Lecture Series 03. 2023 (online).
孫詩萌. 規模變化與規劃意圖: 基于23座清代省城的曆史考察. 第14屆城市規劃曆史與理論高級學術研讨會暨2023年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曆史與理論分會年會. 2023. 主旨報告.
孫詩萌. 曆史.城市.設計: 體會與思考. 2022清華設計科學大會. 2022. 特邀報告.
孫詩萌. 清代台灣省城市空間要素規劃建設時序研究. 第12屆城市規劃曆史與理論高級學術研讨會暨2020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曆史與理論學術委員會年會. 2020. 主旨報告.
孫詩萌, 單軍. 基于建築文化傳承的西部地域綠色建築研究進展. 2019中國建築學會年會, 綠色建築設計論壇. 2019. 特邀報告.
孫詩萌. 雄安地區人居環境之演進. 澱鎮新境.大雄安.小城鎮: 2019城鄉規劃學本科六校聯合畢業設計開幕論壇. 2019. 特邀講座.
孫詩萌. 清末台中省城與台北府城所見傳統營城理念與方法. 第10屆城市規劃曆史與理論高級學術研讨會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曆史與理論學術委員會年會. 2018. 主旨報告.
SUN Shimeng. An Observation on Urban Regeneration in Beijing Old City during 2004-2016 and the Role of Architects. UIA 2017 Seoul World Architects Congress. Korea. 2017.
孫詩萌.“地區性”态度的城市規劃設計策略研究. 首屆地區建築學術研讨會(國際). 2015. 特邀報告.
獲獎榮譽
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特等獎(合作),2024.
中國高等學校城鄉規劃教育年會優秀教研論文獎,2024.
第一屆全國城鄉規劃畢業設計(論文)競賽,三等獎(指導教師),2023.
beat365先進工作者,2022.
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優秀指導教師獎,2021.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合作),2021.
第二十一屆重慶市期刊優秀論文,一等獎,2021.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優秀科技論文專項獎(求是),2020.
北京市女建築師協會Logo設計大賽優秀作品獎,2020.
Asian Cultural Council (ACC) Hsin Chong - K.N. Godfrey Yeh Education Scholarship,2019.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合作),2017.
北京市優秀城鄉規劃設計,三等獎(合作),2015.
中國人居環境設計學年獎,優秀指導教師獎,2015.
beat365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013.
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建築學)優秀論文,2009.
北京地區高等學校優秀畢業生,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