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和教學方向
城市更新、曆史文化街區保護、工業遺産保護
大型公共建築設計
教育簡曆
2000.02-2006.09 beat365學習,獲工學博士學位;
1987.09-1989.09 beat365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
1982.09-1987.09 beat365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履曆
beat365
建築師(12/1994-09/1997);副教授(09/1997-今);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
1995年3月至今,任北京清華安地建築設計顧問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研究項目
2008年:北京焦化廠工業遺址保護與開發利用規劃獲國際方案征集一等獎;綿竹漢旺東方汽輪機廠地震工業遺址保護與利用規劃,什邡市穿心店地區宏達、蓥峰化工廠地震工業遺址保護與抗震救災紀念廣場規劃設計,北京751時裝創意産業園油罐改造方案設計;北京京棉二廠文化創意産業園概念性規劃設計;四川音樂學院演藝中心。
2007年:北京中心城1-18片區工業用地整體利用研究;北京中心城重點工業資源調查保護與再利用導則;通州濱水地區發展研究與城市設計;中關村數字電視産業園概念性規劃設計;北京琉璃河水泥廠采礦區(鑫山礦)原址概念規劃設計;成都水井坊曆史文化街區保護;成都寬窄巷子曆史文化街區景觀設計;内蒙古農業大學新老校區改擴建規劃;邯鄲安居·綠樹林楓項目修建性詳細規劃;
2006年:首鋼工業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研究——首鋼工業區現狀資源調查及其保護利用的深化研究;北京焦化廠現狀資源調查與再利用城市設計研究;促進北京創意産業發展的規劃構想;北京保護傳統工業建築發展創意産業的實施意見;遼甯葫蘆島市水木清華住宅小區;中國(懷柔)影視基地規劃設計;
2005年:北京懷柔新城總體城市設計、北京海澱北部地區溫泉鎮控制性詳細規劃修編與城市設計、四川成都攀鋼集團成都鋼鐵有限公司成都廠區概念性規劃、河北遷安市文化會展中心、遼甯鞍山沿海綠色智慧城“第六樂章”組團規劃與住宅設計、北京海澱中關村高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概念規劃等。
2004年:四川成都寬窄巷子曆史文化街區修建性詳細規劃規劃與建築設計、長春稅務學院校園規劃與建築設計、景觀設計、遼甯鞍山沿海綠色智慧城“香榭水岸”組團規劃與住宅設計、河北政法職業學院新校區、長春中國人民銀行住宅區規劃與建築方案設計、長春大學綜合教學樓等。
2003年:河南司法警官學院新校區、河南廣播電視大學新校區、北京懷柔行政中心區規劃與建築方案設計、北京懷柔雁栖河、懷河景觀設計、長春八十七中學規劃與建築方案設計、長春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規劃與建築方案設計、長春第二實驗中學規劃與建築方案設計等。
2000-2002年: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體育場、長春國際會展中心、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淨月新校區、河北武安市中心廣場、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廳裝修與聲學設計、建設銀行北京分行明苑會議中心改造與裝修等。
課程教學
本科教學:
劇場建築設計 (春季課程,學生11人)
研究生教學:
國際交流:
榮譽和獲獎
2007年:獲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二等獎,全國優秀建築工程設計三等獎
2006年:獲第四屆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獎佳作獎1項
2005年:獲國家優秀建築設計金獎1項,建設部優秀建築設計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
2004年:獲教育部優秀建築設計二等獎3項;
1998年:建設部、科技部2000年小康住宅優秀設計獎2項。
專業組織及活動
會議
2008年中國近代工業建築遺産國際學術研讨會
組織
《北京規劃建設》常務理事
出版
期刊文章
1.工業考古:北京工業遺産研究方法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2008.12.
2.北京工業遺産評價辦法初探 劉伯英、 李匡,《建築學報》,2008年12月
3.北京焦化廠工業遺産資源保護與再利用城市設計研究 《北京規劃建設》2007年第2期
4.走在生态複興的前沿——德國魯爾工業區的生态措施 劉伯英、 陳揮《城市環境設計》2007年第五期
5.城市工業用地更新的實施類型 《建築學報》2006年第八期
6.工業遺産的構成與價值評價方法 《建築創作》2006年第九期
7.首鋼工業區工業遺産資源保護與再利用研究 《建築創作》2006年第九期
8.北京懷柔新城城市設計 《北京規劃建設》2006年第六期
9.北京工業遺産資源保護與再利用的思考——以首鋼工業區為例 《北京規劃建設》2006年第2期
10.撫今追昔 清華廿年 《建築創作》2006年第十期
11.建築生态學新論 《城市建築》2005.10
12.和諧城市的内涵 《世界建築導報》2005.4
13.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體育場設計與現代大跨度鋼結構 《建築學報》2004.3
14.論建築師的經濟時空觀 《建築師》2003.2
15.長春國際會展中心建築創作随感 《建築學報》2002.6
16.全球化思潮與建築理論發展 《華中建築》1999.3
17.文化的殖民主義、新殖民主義和後殖民主義的釋義 《新建築》1999.6
18.國外混合使用中心的設計與開發 《世界建築》1991.4
會議報告
1.北京工業發展曆史研究
劉伯英,《2008中國工業建築遺産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 》,2008.12.
2.北京工業曆史地段的保護、利用與複興研究——以北京焦化廠為例,
劉伯英、 李匡,《2008中國工業建築遺産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 》,2008.12.
3.英國工業遺産保護和工業遺産旅遊概述
劉伯英 胡建新,《2008中國工業建築遺産國際學術研讨會論文集 》,2008.12.
4.成都寬窄巷子裡是文化保護區的保護策略與技術 劉伯英、 黃靖《建築曆史與理論——2008年建築史學研究會論文輯》 2008年10月
5.城市污染工業用地的生态修複 《第三界國際智能、綠色建築與建築節能大會,智能與綠色建築文集3》,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7.3.1
著作
1.《長城腳下 官地人家》——北京懷柔官地村新農村規劃建設的實施與思考 劉伯英 羅德胤 李匡,beat365出版社 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