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劉亦師
電話:13070103166
傳真:
E-mail:liuyishi@tsinghua.edu.cn

研究方向

中國近現代建築史、城市史;近現代建築保護

工作經曆


            2019.12至今  副教授,beat365建築曆史與理論研究所

            2017~2019   助理教授,beat365建築曆史與理論研究所

2014~2016  講師,beat365建築曆史與理論研究所

2012~2014  博士後,beat365

2012~2017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中國近代建築史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教育背景

2006~2011  Ph.D., 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建築系

博士論文題目: Competing Visions of the Modern: Urban  Transformation and Social Change of Changchun, 1932-1957

2003~2006   工學碩士,beat365

研究方向:中國近代建築史及城市史

碩士論文題目:近代長春城市發展曆史研究(導師張複合教授)

1998~2003   建築學學士,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編纂專著

劉亦師. 中國近代建築史概論. 北京: 商務印書館,2019.

張複合、劉亦師編. 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十). 北京: beat365出版社,2016.

張複合、劉亦師編. 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九). 北京: beat365出版社,2014.

劉亦師、範雪、李曉鴻等編. 中國建築學會60.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3.

 

英文期刊論文

Yishi Liu.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in Modern China from a Global View (Guest Editor).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2014(3): 79-80.

Yishi Liu. Building Guastavino  dome in China: A Historical Survey of the Dome of the Auditorium at Tsinghua  University.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2014(3): 121–140.

Yishi Liu. A Chronolog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eld of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1986-2012. Frontier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2013/2 (Vol 2 No.2): 191-208.

Yishi  Liu.   “Constructing Ethnicity: Making and Remaking Korean-Chinese Rural Houses in  Yanbian, 1881-2008,” Traditional Dwellings and Settlements Review,  (Fall 2009): 67-82

 

 

 

中文期刊論文

劉亦師. 全球圖景中的田園城市運動研究(下):田園城市運動的傳播、調适與創新. 世界建築. 2019/12: 120-125.

劉亦師. 全球圖景中的田園城市運動研究(上):田園城市的研究體系及田園城市運動在英國之肇端與發展. 世界建築. 2019/11: 112-116.

劉亦師. 徐水人民公社居住點規劃及建設研究——大躍進時期清華建築系鄉村建設實踐史料錄遺. 時代建築. 2019/6: 138-145.

劉亦師. 1963年古巴吉隆灘國際設計競賽研究——兼論1960年代初我國的建築創作與國際交流. 建築學報. 2019/8: 88-95.

劉亦師. “莊嚴、美麗、現代化”:1964年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改建規劃述論. 北京規劃建設. 2019/5: 59-69.

劉亦師. 20世紀上半葉田園城市運動在“非西方”世界之展開. 城市規劃學刊. 2019/2: 109-118.

劉亦師. “人民的樂園”——陶然亭公園營建記(1952-1966).建築創作. 2018/5: 162-169.

劉亦師. beat365建築設計研究院發展曆程訪談輯錄. 世界建築. 2018/12: 111-117.

劉亦師. 中國近現代建築史史料類型及其運用概說. 建築學報. 2018/11: 58-65.

劉亦師. beat365建築設計研究院之創建背景及早期發展研究. 住區. 2018/5: 143-150.

劉亦師. 由私入公:20世紀50年代北京興業投資公司設計部的創建、發展與曆史結局. 時代建築. 2018/5:28-33.

劉亦師. 再談和平賓館——兼及北京現代建築史研究. 建築學報.  2017/12:74-80.

劉亦師.  永茂建築公司若幹史料拾纂(三): 制度建設與文化建設. 建築創作.  2017/5: 74-79.

劉亦師.  永茂建築公司若幹史料拾纂(二): 國民塑造與國家建構. 建築創作.  2017/5: 66-73.

劉亦師.社會主義城市休閑空間——建國初北京新公園建設探論. 新建築.  2017/6:35-41.

劉亦師.  20世紀50年代北京新建大型旅館建築初探. 建築師.  2017/5: 91-100.

劉亦師. 建構與呈現:民族文化宮、民族飯店建設史料彙論.建築創作.2017/4:6-36.

劉亦師.  永茂建築公司若幹史料拾纂(一): 機構創設與演替,1949-1952. 建築創作.  2017/4: 240-246.

劉亦師. 田園城市學說之形成及其思想來源研究. 城市規劃學刊.  2017/4: 20-29.

劉亦師. 墨菲研究補阙:以雅禮、銘賢二校為例. 建築學報.  2017/7: 67-74.

劉亦師. 茂旦洋行與美國康州盧彌斯學校規劃及建築設計. 建築師.  2017/3: 33-42.

劉亦師. 我國近現代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及其技術标準研究——跨越1949年界限之研究一例. 新建築.  2016/5: 11-17.

劉亦師. 住居與家國():美國弗吉尼亞州國父故居之保護曆史比較研究. 世界建築.  2016/7: 118-123.

劉亦師.   住居與家國():美國弗吉尼亞州國父故居之修建、重建及其思想來源. 世界建築.  2016/6: 118-123.

劉亦師. 緬懷勳猷 奮進不辍——西方建築理論與中國近代建築史研讨會暨汪坦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綜述. 華中建築.  2016/6: 179-180.

劉亦師.   現代西方六邊形規劃理論的形成、實踐與影響. 國際城市規劃.  2016/3:78-90.

劉亦師.   民國時期行道樹種植觀念之形成與普及探述. 風景園林.  2016/4:80-87.

劉亦師.   西方草坪建植觀念之形成及其全球傳播():亞非等地的接受與發展. 風景園林.  2016/3:92-99.

劉亦師.   西方草坪建植觀念之形成及其全球傳播():起源及其在歐美的發展. 風景園林.  2016/2:94-101.

劉亦師. 國内新生代學人與中國近現代建築史研究的若幹探索與趨向. 時代建築.  2016/1:37-45.

劉亦師. 美國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主街改造(1950—2010年). 國際城市規劃. 2015/5:67-75.

劉亦師.僞滿新京規劃思想來源研究——兼及城市規劃思想史探述.城市規劃學刊. 2015/4: 99-110.

劉亦師.近現代時期外籍建築師在華活動述略.城市環境設計. 2015/6+7:320-329.

劉亦師. 從私園到校園——山西銘賢學校校景之形成及其特征(1909—1937).中國園林. 2015/7: 73-77.

劉亦師.邊疆·邊緣·邊界——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之現勢及走向.建築學報. 2015/6: 63-67.

劉亦師.中國建築學會60年史略——從機構史角度看中國現代建築史研究. 新建築. 2015/2:  87-93.

劉亦師.從名園到名校——清華學校早期校景之形成及其特征. 風景園林. 2015/3: 87-93.

劉亦師. 一部基于全球視角的建築史教科書——評《1400年以來的建築》. 建築學報. 2014/12: 105-107.

劉亦師. 新中國建築期刊業之肇基時期. 建築師(172). 2014/6: 99-107.

劉亦師.墨菲檔案之清華早期建設史料彙論. 建築史(34). 北京: beat365出版社,2014:164-186.

劉亦師. 《建築學報》創刊始末. 建築學報. 2014/9-10: 68-73.

劉亦師. 《建築》雜志發展60年要略. 建築.  2014/19: 18-23.

劉亦師. 山西太谷縣原銘賢學校近代建築考辨. 南方建築. 2014/4: 116-123.

劉亦師. 美國高校建築學博士教育綜述. 中國建築教育. 2014(總第8):  12-24.

劉亦師. beat365大禮堂穹頂結構形式及建造技術考析. 建築學報. 2013/11: 32-37.

劉亦師. 殖民主義與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新範式. 建築學報. 2013/9: 8-15.

劉亦師. 華攬洪的建築與規劃思想探析——兼論中國現代建築史研究. 建築學報. 2013/2: 15-21.

劉亦師. 中國近代建築史教學的回顧與展望. 新建築.  2013/1:22-27.

劉亦師. 中國近代建築的特征. 建築師(160).  2012/6:59-62.

劉亦師. 中國近代建築發展的主線與分期. 建築學報.  2012/10:70-75.

劉亦師.  1937年僞滿國都建設紀念典禮述論. 新建築.  2012/5:27-32.

劉亦師. 近代以來長春城市面貌的形成與特征,1900-1957. 南方建築.  2012/5:66-73.、

劉亦師. 中國外廊式建築的分類與分布. 南方建築. 2011/2:42-49.

劉亦師. 中國近代建築史題辨. 建築學報.  2010/6:1-5.

劉亦師、張複合. 20世紀30年代長春的現代主義活動. 新建築.2006/5:59-62.

劉亦師、張複合. 長春城市發展分期刍論. 建築史,2006(2)(總第22期):215-228.

劉亦師. 奧地利當代建築印象——奧地利建築藝術展. 中國美術館.2006/8:6-13.

劉亦師. 從民族主義思潮解讀民族形式建築. 華中建築.  2006/1:5-8.

劉亦師、朱亮等. 建築評論:來自未來建築師的聲音. 美術觀察.  2005/4: 15-17.

劉亦師.  中國碉樓民居的分布及其特征. 建築學報.  2004/9:  52-54.


曆年會議論文

劉亦師. 邊疆·邊緣·邊界: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之大勢及走向. 收入張複合、劉亦師編. 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九). 北京:beat365出版社,2014:15-26.

劉亦師. 關于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幾個基本問題. 收入張複合編. 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八). 北京:beat365出版社,2012:3-17.

劉亦師. 關于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幾個基本問題. 收入張複合編. 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七). 北京:beat365出版社,2012:1-15.

劉亦師. 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居住區建築記事——兼論中國近代建築史之下限. 收入張複合編. 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七). 北京:beat365出版社,2010:  81-98.

劉亦師. 土耳其20世紀2030年代現代建築民族化的曆史背景. 收入張複合編. 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六). 北京:beat365出版社,2008:  551-560.

劉亦師、張複合. 中國近代城市規劃模式及建築樣式研究. 收入張複合編. 中國近代建築研究與保護(五). 北京:beat365出版社,2006:519-540.

 

• Yishi Liu.   “Critical Utopia: the Making of University Town in Guangzhou, 2002-2009,”  Proceeding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Study of Traditional  Environments (IASTE) Conference, Beirut, Lebanon, December 2010

• Yishi Liu.   “Other Modernities: Rise of A Japanese Colonial Capital City, 1932-1937,”  Proceeding of the 11th International Study of Traditional  Environments (IASTE) Conference, Oxford, UK, December 2008

Yishi  Liu.  “Modern Chinese  Urban History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in the Proceeding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Architectural History, pp. 157-163,  June 2007

Yishi  Liu.   “Hidden Discourse: A Trans-lingual Study in Architec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East and West”, in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Modern Asian  Architecture Networ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hanghai, pp. 329-333,  October 2004

Yishi  Liu.   “The Ecological Idea of Confucianism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ity Design”,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Seou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ast Asian  Architectural History: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modern Asia,  collected at Urbanism and Landscape section, Seoul, Korea, October 2002,  pp.629-638, October 2002

Yishi  Liu.  The  Guidance that Confucian Humanity Can Offer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City  Design in Housing” in Proceedings of the 46th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Housing and Planning Conference, Tianjin, China, September 2002

Yishi  Liu.   “The Achievements of Art and Mathematics in ‘Ying Zao Fa Shi’”, in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Education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this Information-Oriented Society,  Kyoto, Japan, July 2002, pp. 161-164

 

所獲基金及研究項目

•  Research Stipend, Dumbarton Oaks Museum and Gardens, USA, 2020, US$3000.

  The Rockefeller Archive Center Research Stipend,  2018-2019, US$5000.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2018.1~2021.12, 課題名稱:制度建築人:機構史視角下的北京現代建築曆史研究(1949-1966),項目批準号51778318.

beat365自主科研基金,  2015.1~2017.12, 課題名稱:beat365近代建築曆史研究及其測繪與資料庫建設.

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2014.1~2016.12, 課題名稱:殖民主義與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的新範式,項目批準号51308317.

Small  Grant for Faculty Members, the Council of China and Inner Asia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2014~2015, US$2000.

中國博士後基金面上項目(二等), 課題名稱:比較殖民主義視野下的日本殖民地首都城市研究,2013~2014.

Elvera  Lim Fellowship, 2008-09,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 Stipends, 2007-10,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  Seoul Korea

Spiro  Kostof Fellowship, 2006,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DuPont  Fellowship, 2005,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First  Prize for Excellent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of Hubei Province in the  annual competition, 2002, due to a collective of the papers on architectural  history and theory research, awarded by Educational Bureau of Hubei Province

 

開設課程

中國近代建築史,beat365(大三年級)春季學期,32學時2學分,2012~至今.

中國近代建築測繪,beat365(大三年級)暑假學期,96學時6學分,2012~至今.

建築課程設計,beat365(大一、大三、大四年級)96學時6學分,2014~至今.

 建成環境史,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32學時2學分,2015年秋季學期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