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概述:
長期從事建築設計及其理論的教學與實踐工作。主持過多項城市設計及建築設計項目,并獲得國家級獎項;在國内外專業學術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完成多項基金課題,近年主持了國家藝術基金重點課題,“鄉土中國行——四川藏羌地域建築藝術保護與傳承”。
研究方向:
建築及城市設計及其理論(二級學科方向):城市建成環境再生、地域建築研究(近些年專注藏羌建築研究)
教育經曆:
先後在beat365獲得學士、碩士學位,在英國劍橋大學建築與藝術史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專業履曆:
現任beat365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築師,主持王毅教授工作室,并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SPURS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
曾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城市規劃系任研究員,意大利羅馬大學建築系任訪問學者。
出版專著:
出版有英文專著《A Century of Change: Beijing’s Urban Structure in the 20th Century》(2013年香港PACE出版社;2016年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該書國際影響廣泛,被歐美200多家知名圖書館收藏,包括哈佛、MIT、耶魯、普林斯頓、哥倫比亞、賓夕法尼亞、斯坦福等近百所美國大學圖書館,以及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等地的衆多大學圖書館。
另外出版有個人建築設計作品集《本土出品——王毅建築創作劄記》(2013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教學參考書《場地、行為、空間與秩序》(2016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主要作品:
山東濟甯市涉案财物檔案館、四川彭州九峰山居度假小鎮規劃設計、四川綿陽萬和小鎮規劃設計、宜興青龍山生态公園修複規劃設計、北京東方博特酒店(五星級)、廣州大小馬站曆史街區更新規劃、黃龍瑟爾嵯國際大酒店(五星級)、呼倫貝爾民族文化園概念規劃、曹妃甸國際生态城起步區城市設計、甘肅文縣橫丹愛心學校(汶川震後援建項目)、黃山禦泉灣會所、九寨溝喜萊登國際大酒店(五星級)、北京電影學院逸夫影視藝術中心
主要獲獎:
教育部優秀建築工程設計三等獎(2013年)、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大獎(1949年-2009年)(2009年)、建設部優秀勘察設計三等獎(2004年)、中國勘察設計協會優秀勘察設計評選三等獎(2004年)、教育部優秀勘察設計評選二等獎(2003年)、第二屆“建築師杯”全國中青年建築師優秀建築設計評選優秀獎(1994)、中國首屆建築設計作品大賽(青年組)第一名(1991)
主要文章:
藏羌地域建築的思考與實踐,《建築技術》202210;從被動到主動的地域建築,《建築學報》,201305;轉型期的建築設計教學思考與實踐,《世界建築》201303;國際建築院校建築學教育初探——以劍橋、哈佛、MIT、羅馬大學為例,《世界建築》201201;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Housing Security System in China,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 3, 2010 (英文);城市作為第二自然,《世界建築》,201009;生态城市主義,《世界建築》,201001;一個新形态社區的嘗試,《世界建築》,201001;Analysis on Beijing’s Housing Affordability and the Limitations of its Affordable Housing Scheme,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Vol. 1, 2009(英文);中國城市住宅20年主題變奏,《建築學報》,200804;《海峽兩岸住宅建築》,台灣建築報道雜志社編,2007;一個結合地域的設計,《建築學報》,200406;劍橋的學院,《世界建築》,200310;印度現代校園的規劃與設計,《建築學報》,200206;黑白之間,《建築學報》,200010
開設課程及獲獎:
分别開有“建築設計”(本科生、研究生)、“城市設計”、“建築設計方法概論(一)(二)”、“建築與城市文化”等課程。
“建築與城市文化”課程2020年入選beat365首批通識榮譽課程、2019年被評為beat365校級精品課、2018年獲得beat365“龔育之”獎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