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beat365師生積極參與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新技術應用學術委員會及其2019年會
2019.11-21

2019年11月15日至16日,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新技術應用學術委員會主辦的“2019年中國城市規劃信息化年會”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新技術應用學術委員會年會在深圳順利召開。多位行業知名專家學者以及資深從業者與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千餘名參會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讨自然資源與國土空間規劃信息化領域的發展趨勢、分享先進技術與實踐經驗,報告内容豐富、現場氣氛熱烈。beat365毛其智教授、黨安榮教授、周文生副教授、龍瀛副教授及城鄉規劃專業博士生張恩嘉、裴昱及碩士生陳婧佳、井琳等參加會議并開展交流。本次年會工作會議通過了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規劃新技術應用學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新技術學委會”)新一屆委員名單(2019-2024年)。beat365毛其智教授、黨安榮教授當選顧問委員,龍瀛副教授當選副主任委員。

news191125.jpg 

圖1 年會開幕式現場

本次年會以“智慧規劃·品質空間·生态人居”為主題,會議内容涵蓋國土空間規劃監測評估預警、區域協同及城鄉統籌發展、底線管控的技術方法、空間治理與生态修複、新技術在城市設計中的應用實踐、城市信息模型理論與實踐、時空大數據分析與挖掘、規劃與自然資源業務重構和技術創新等熱點議題,旨在推動面向國土空間規劃的城市規劃信息化建設,深入探讨新形勢下城市規劃信息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并加強和促進各地城市規劃信息化建設的交流與合作。

news191126.jpg 

圖2 黨安榮教授進行會議主持及總結

15日的大會主旨報告環節由beat365黨安榮教授主持,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院長童慶禧,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曉波,數文明科技CEO塗子沛,華為企業BG高級技術專家錢湘江,分别作題為《未來城市的智能規劃》、《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發展的一點思考》、《以信息化推進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數據經濟的拐點和前景》、《NEW ICT 助力城市智慧化》的主旨報告,分享各自推動城市規劃信息化建設的前沿理念、成功經驗和先進技術。

黨安榮教授就該環節進行會議總結:認為學術報告圍繞數字中國、智慧社會,以及立足當下的國土空間規劃和面向未來城市發展的智慧規劃,無不體現“生态文明、以人為本、高質量發展、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核心理念以及“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方法集成應用,概括起來就是“四個一體化”或“四個統籌”特征:空天地一體化(統籌)、人地房一體化(統籌)、規建管一體化(統籌)、數網模一體化(統籌)。

news191127.jpg 

圖3 青年論壇代表及嘉賓合影

15日下午,以“面向高質量發展的規劃決策支持新探索”、“城市規劃新技術應用與探索”、“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大數據與空間規劃”、“城市信息模型與空間治理”、“城市規劃信息化深圳時間” 為主議題的六大平行分論壇同步舉行。

其中,青年論壇“面向高質量發展的規劃決策支持新探索”會場由beat365龍瀛副教授和新技術學委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院規劃研究室主任黃曉春共同主持。第三屆“城垣杯”規劃決策支持模型設計大賽和精明收縮·品質發展中國收縮城市規劃設計工作坊(2019)中獲獎的8位高校代表進行優秀作品彙報。beat365碩士研究生陳婧佳(龍瀛實驗室)分享了模型競賽特等獎作品《中國城市公共空間失序:識别、測度與影響評價》,該作品聚焦城市空間品質測度和空間治理,借助街景圖片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的城市空間品質測度方法,建立起面向中國287個主要城市街道空間的空間失序大規模測度模型,并探讨中國城市空間失序的一般規律及城市設計應對策略。beat365博士研究生張恩嘉(龍瀛實驗室)分享了工作坊二等獎作品《減量規劃 森林鶴崗——基于城市雙修的精細識别與精準應對設計導則》,該作品針對鶴崗市空間剩餘、生态破壞、舊城破損三大問題,結合國際、國内及本地經驗,提出低成本、可操作、彈性的城市修補與生态修複的設計手法,并通過對場地要素的精細識别,根據五維依據構建和探讨精準應對的分類設計策略,以提高存量空間品質和居民生活質量。

周文生副教授參與“城市規劃新技術應用與探索”分論壇并發表了題為《地理計算語言及應用》的學術報告,報告分析了地理計算的研究現狀,并針對傳統地理計算模式在應對大型地理計算的困境,提出以地理計算語言(Geocomputation Language,簡稱G語言)為核心技術的新型地理計算模式,報告還系統介紹了G語言的設計思想、語法規則、G語言實現的三大技術(智能文檔技術,G語言解譯器、前端驅動系統)以及G語言在國土空間規劃、環境評估中的應用案例。

 news191128.jpg

圖4 周文生副教授作學術報告

會後,圍繞年會“智慧規劃·品質空間·生态人居”的主題,毛其智教授和黨安榮教授接受了媒體采訪并發表意見。針對“在‘多規合一’的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的問題,毛其智教授提出:首先應該從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的核心概念入手,需要理解這是一個不斷的搭建、組織、調整和變化中的系統,而且這“一張圖”是有很多專業領域和管理部門,還有社會各個方面,大家共同來參與的“一張圖”。面對新型技術的發展和多源數據的湧現,他希望通過信息技術的發展,能夠為規劃者選擇最合适的數據的組合,用在真正需要發揮作用的地方,從而進一步提高整體的工作水平和社會發展。

news191129.jpg   

圖5 毛其智教授和黨安榮教授接受媒體采訪

針對“如何借助時空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促進未來城市規劃建設?”的問題,黨安榮教授認為空間規劃要做到真正的智慧化,除了有時空大數據和信息技術之外,更要關注的是我們規劃的初心,那就是以人為本。如何在衆多的時空大數據中,把人的需求、人的活動、人的時空行為模式搞清楚,基于此再來統籌“人、地、房”之間的時空關系,才能夠把空間規劃做得科學合理,更好地體現規劃的智慧化。他還提出,僅僅有規劃的智慧化是不夠的,在智慧規劃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智慧的實施以及智慧的監督,才能促進城市建設的智慧化。這不僅要涉及到了城市管理與治理的體制機制問題,也涉及到實施過程當中如何動态監測實施狀态和評估實施結果,并即時反饋。為此,在技術層面還必須構建空間規劃實施評價的指标體系及相應的評價方法,以便科學落實智慧規劃,達到智慧建設之目标,營造高品質的人居環境。

此外,年會上還為第三屆“城垣杯·規劃決策支持模型設計大賽”的17個優勝團隊及在“2019年中國城市規劃信息化年會論文”評選中,入選《規劃師》雜志的6篇優秀論文作者頒發證書。

news191130.jpg 

圖6 beat365研究生陳婧佳和博士生張恩嘉上台領獎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