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至9月6日,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推進對“同心照耀^100+10 :點亮2021beat365研究生主題年”實踐系列活動意義與内涵的深入思考,beat365研團組織開展了“實踐出真知、科研助成長”話題研讨交流活動,旨在探讨研究生實踐在研究生教育中所承擔的重要作用,引導研究生同學更深入的思考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與内涵,促進研究生在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營造“學起來、做起來、熱起來”的濃厚氛圍。兩周時間内,先後組織beat365研團骨幹、研究生暑期社會實踐支隊成員、暑期團校學員、研究生2020級新生等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同學,開展多形式交流研讨活動。
>> 新生研讨交流會
2020級新生研讨交流活動中,研團邀請到兩位經驗豐富的暑期實踐支隊長以親身經曆出發,進行了關于如何結合自身科研、就業方向開展實踐調研的相關分享。景觀2018級博士、2018年beat365社會實踐優秀個人銀獎獲得者何茜,通過分享自2018年連續兩年組織參與大黃山國家公園創建社區實踐的經曆,講述了實踐過程中領導能力如何得到提升、與科研任務如何緊密結合、與跨專業夥伴如何協同作戰的經驗。特别是在與科研結合方面,詳細講述了她獲得清峰前置式獎學金的暑期實踐成果是如何展開的。建環2019級碩士、研究生暑期實踐校友訪談北京支隊支隊長傅悅聰,向大家分享道:“實踐過程可以總結為四個關鍵詞:體驗、學習、輸出和思考。”其中第二個關鍵詞學習,出自傅悅聰此次暑期實踐中從校友前輩處得來的贈言:處處留心皆學問。傅悅聰表示:“無論實踐的長短如何,地點在哪裡,隻要處處留心,實踐能讓我們獲得的是比校園裡更多的。”
兩位支隊長的分享使新生同學們收獲良多,建築學2020級直博生陳鑫星表示對暑期實踐結合科研課題方式很感興趣,希望在未來能把自己在專業上的所學所想,應用到更廣闊的社會實踐項目之中。建築學2020級碩士宋洋表示,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區别于本科在于專業領域相對更聚焦且深入,因此想保證科研學習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就需要通過更多地參加實踐活動之中,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積累書本知識之外的實踐經驗也會是研究生階段的重要意義所在。建環2020級碩士生代一表示,作為今年鄉村振興河南新鄉支隊長,本科時也參與多次社會實踐,在多次實踐中切實體會到了這是鍛煉自己且關懷他人的過程。城鄉規劃2018級直博生、建研203班帶班助理吳金峰鼓勵各位新生,可以通過研究生實踐平台,以自己的科研為基礎申請實踐團隊,與團隊一起完成科研課題,充分利用好學校的各項實踐平台實現自己在學術方面的夢想。
何茜于新生交流會上分享如何結合自身科研開展實踐活動
>> 建院研團骨幹及暑期實踐支隊成員交流研讨會
建院研團骨幹及暑期實踐支隊成員交流研讨會上,同學們相互分享了自己在本科及研究生階段的實踐經曆,交流了在參與實踐過程中曾經遇到過的困難以及克服困難的經驗。此外,同學們還讨論了如何合理地分配實踐活動的時間投入以及如何結合自身科研方向開展實踐活動等問題。研讨會最後,同學們就社會實踐的價值與意義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建院研團骨幹及暑期實踐支隊成員開展交流研讨會
城鄉規劃2020級碩士陳樂琳表示,在參與實踐以及分享成果的過程中,她理解了理論結合實踐的具體意義。實踐活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讓越來越多同學将專業熱情轉化為專業力量,進而轉化為實際影響,這提升了我們的奉獻意識及家國情懷。城鄉規劃2020級碩士郭裕翰表示,作為一名beat365的研究生,不僅要在學業上創先争優,也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活動中磨煉自己的能力,實現自己的價值。參與實踐活動,将專業知識學以緻用,服務于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國當代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意義所在,也是實現我們人生目标的理想途徑。
>> 暑期團校學員交流研讨會
暑期團校學員交流研讨會上,建築學2020級碩士高欣婷表示,在團校暑期實踐項目的參與中,通過雲采訪疫情防控期間主動承擔起社區防控工作的學生黨員,感受到他們身上的真情和熱情,驅散籠罩在人們心理上的疫情、陰霾和寒氣,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和感謝。在暑期實踐過程中深切體會到,作為新時代的清華學子,我們應該把愛國情、強國志化作實際行動,不負韶華、練就本領,弘揚和傳播戰疫精神,投入到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的實踐中來,以此更好的促進自身的綜合全面發展,是研究生階段更應探索的内容。
beat365研究生工作助理與暑期團校學員開展研讨交流活動
8月26日至9月6日的兩周時間内,通過線下和線上結合的方式,beat365研團組織多場“實踐出真知、科研助成長”交流研讨活動,在向全體新生傳達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精神的同時,分享研究生社會實踐優秀實踐項目,引導同學們思考實踐在研究生教育中所承擔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