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保爾森基金會和beat365正式公布“2020年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簡稱:保爾森獎)的提名項目。入圍“綠色創新”和“自然守護”類别前十名的創新項目将角逐年度大獎。
後疫情時代,實現綠色的經濟複蘇,推動環境與經濟的平衡發展尤為重要,這與保爾森獎所倡導的理念高度一緻。保爾森獎每年頒發一次,對在中國境内推行的創新的、可複制的、具有經濟和環境雙重效益的市場解決方案進行表彰和獎勵,以應對中國乃至全球最緊迫的環境挑戰。當下,保爾森獎也更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今年,保爾森獎在全球疫情的影響下砥砺前行,實現逆勢增長,申請項目再創新高。組委會收到了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的申報項目,共計119個,較2019年增長約20%。這一增長的态勢也彰顯了保爾森獎日益增強的權威性和影響力。申請項目的領域和類别較往年呈現多元化趨勢,不僅涵蓋了新基建、新型城鎮化、綠色金融創新實踐以及可持續供應鍊等相關領域,還湧現出以創新模式和機制保護和修複自然生态系統的有益實踐。從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北京市、江蘇省、上海市和浙江省的申報項目數量位列前五名。
保爾森獎由全球頂級智庫與頂尖高校強強聯手,獨立評審委員會彙聚了國内外在城市、經濟、金融、能源、生态和環保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beat365莊惟敏教授擔任綠色創新類别終審評委及評委會聯席主席,國家公園研究院院長/beat365景觀學系主任楊銳教授擔任自然守護類終審評委;此外,來自建築、規劃、景觀及建築技術與科學等不同專業領域的六位老師受邀擔任保爾森獎初審評委,他們分别是劉健、鄭曉笛、梁思思、謝曉雲、朱甯和康甯。
由中美專家組成的獨立評審委員會将進一步對提名項目進行評估和考察。2020年保爾森獎将于年底揭曉。
2020年保爾森獎提名項目名單(按照項目名稱拼音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後)
綠色創新類别:
城市廢舊電池回收利用創新模式
飛鳥與鳴蟲食農教育農場
高淳“慢城”綠色生态發展模式
廣州南沙靈山島區域生态總師管理模式
金融科技賦能中小銀行綠色金融發展和小微企業融資模式創新
京東綠色供應鍊行動——青流計劃
可持續農業示範項目——金伯利農場
農業互聯網+:智慧養殖新模式
生态新材料研發及産業化項目
揚州“綠色循環經濟産業鍊”項目
自然守護類别:
長江大保護江豚協助巡護行動
長江源生态環境保護
廣東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保護修複案例
海口濕地保護修複項目
江蘇常熟城市發展與濕地保護創新模式項目
全國濱海濕地生态預警項目
三江源國家公園特許經營體制研究試點-昂賽鄉大貓谷自然體驗
社會公益保護地
順昌縣森林生态銀行項目
鹽城黃海濕地——中國黃(渤)海候鳥栖息地(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