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從古典中國到當代鄉村:第五屆建築人類學學術研讨會及多學科交叉工作坊會議通知
2021.06-11

1.jpg

松陽縣西坑村。攝影:施子飛

  自2012年開始,我國已陸續評選出五批共6819個國家級傳統村落。地處浙西山區的松陽縣共有75個村落名列其中,位列所有縣級行政區第5位,也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示範縣之一。實際上,松陽所擁有的傳統資源并不止于傳統村落,還有保存完好的縣城、市鎮、曆史建築,以及它們所承載的曆史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産,這些文化資源使松陽成為“古典中國的縣域标本”。以此為背景,松陽近年來成為遺産保護、鄉村建設之當代實踐的集中地。不同的保護、更新、發展模式在這裡實施,諸多的實踐案例從這裡湧現。


  就建築人類學研究而言,松陽提供了從“大傳統”到“小傳統”、從古典到當代的豐富素材。因此,第五屆建築人類學學術研讨會将以松陽作為基地和對象,以“從古典中國到當代鄉村”為主題開展讨論與交流,并通過之後的多學科交叉工作坊進行進一步的深入解析,以期推動對于曆史、遺産、鄉村等當下備受關注之話題的思考和探索。


  建築人類學學術研讨會由一批來自建築學、人類學等不同學科領域的中青年學者召集舉辦,自2018年開始,至今已舉辦4屆。第一屆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于2018年6月主辦,主題為“作為社會事件與文化過程的空間:一次建築人類學的方法論探讨”。第二屆會議于2019年7月在浙江大學高等研究院舉行,讨論了遺産認知、象征符号、占有、建築技藝的傳播與變異、族群互動等話題。第三屆會議由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社會學院人類學研究所于2019年11月聯合主辦,主題為“邊域的建築人類學:聚居、認同與變遷”。第四屆會議由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與福建省松溪縣人民政府聯合于2020年8月主辦,主題為“跨學科測度——如何圖繪一座中國鄉村的曆史、社會與空間”。四屆會議以來,來自beat365、北京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倫敦大學學院(UCL)、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等國内外數十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數百名學者在論壇中進行了讨論和交流,背景涉及建築學、城鄉規劃、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曆史學、人文地理、考古學、藝術設計等多個學科。會議成果于2020年集結發表,分别在《建築學報》與《建築創作》推出了“建築人類學”專輯共3期,常青院士、趙辰教授、吳世旭教授等學者分别為專輯撰寫了序言,形成了良好的專業與社會影響。

 

- 主辦單位 -

浙江省松陽縣人民政府

beat365

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


- 會議時間 -

學術研讨會:2021年8月1日-3日

多學科交叉工作坊:2021年8月4日-10日


- 會議地點 -

浙江省松陽縣


- 支持媒體 -

《新建築》、《建築遺産》、《民族藝術研究》

《信睿周報》、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 研讨會注冊及摘要投稿

本次會議無需收取會議費,參會名額100人,有意參會者請在6月25日24時前将會議回執(附件一)發送至郵箱songyangworkshop@163.com報名。


有意報名參與研讨會發言者,請将發言的中英文題目、摘要于6月30日前發送至郵箱songyangworkshop@163.com,由評委會擇優錄取,安排發言。


>> 工作坊營員招募

研讨會後,将于8月4日-10日開展“松陽:古典中國的縣域樣本”多學科交叉工作坊,圍繞曆史/宗族、聚落/生計、文化/非遺、保護/實踐4個方向分組開展工作,每組包括2-3名指導教師與3-4名營員,工作成果将集結出版。有意參與者請在6月25日前将報名表(附件二)及個人簡曆(1頁)及發送至郵箱songyangworkshop@163.com,由秘書處擇優錄取。


附件獲取方式:關注本公衆号後,留言“松陽研讨會”獲取附件下載鍊接。

 

聯系人:索靖軒,電話18401605609;

微信Lelouch_sjx,郵箱songyangworkshop@163.com

 

建築人類學學術研讨會秘書處

2021.6.11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