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棟梁:時代與規劃”專題研讨會在清華beat365舉行
2021.09-18

1.jpg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孫安軍在開幕式上緻辭


2.jpg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孫安軍理事長、石楠秘書長等參加開幕式


1632037335859008459.jpg

論壇嘉賓發言


5.jpg

會議現場

 

2021年8月23日下午,《棟梁:時代與規劃》專題研讨會在beat365舉行,規劃業界專家與城市規劃系部分教師圍繞《梁思成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獻展》,深入探讨梁思成規劃學術思想和人文精神的曆史價值和現代意義。出席研讨會的專家有住建部原總規劃師陳為幫、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朱嘉廣、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副主任施衛良、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石曉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袁昕,城市規劃系教師有左川、毛其智、吳唯佳、譚縱波、邊蘭春、張傑、劉健、武廷海、田莉、張悅等二十餘人。

 

beat365黨委書記張悅教授介紹了清華規劃及其發展脈絡,他以梁先生的兩篇代表性文章《〈城市計劃大綱〉序》《市鎮的體系秩序》,兩個代表性方案《關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天津特别市物質建設方案》,以及“體形環境論”及其市鄉計劃學教育體系,以點帶面地介紹了梁先生豐富而深厚的規劃理論思想,并介紹了當前城市規劃系傳承梁思成教學思想的學科群框架構建設想。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認為,應學習梁先生的思想和方法,促進規劃行業的發展。梁先生具有濃厚的家國情懷、開拓創造的意識、文化自信的精神,同時以紮實的技術手段面向國家的現實需求,這些對于當代規劃工作者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當前,我們應繼承梁先生精神,加強跨部門的基礎理論研究、跨領域的學術研讨和跨地域的規劃實踐。


住建部原總規劃師陳為幫回憶了1957年入校後向梁先生學習的經曆,認為梁先生強調要“做完整的人”,不做“半個人”,懂得技術是一部分,人文的根底是另一半。我們要學習梁先生的人文思想,傳承發展梁先生的學術思想,不忘初心,從體形環境,到人居環境,堅持實事求是。

 

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朱嘉廣回憶了自己1963年、1980年兩次進入清華學習的經曆,特别提到自己的“三個幸運”,第一,入學時梁先生還在,得以親睹風采,并上門拜訪;第二,其他老師都年富力強,圍繞在梁先生身邊,共同培育學生;第三,在當時條件下受到潛移默化的美的教育,一輩子受用不盡。

 

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石曉冬指出,規劃隻有心懷“國之大者”,不斷面向時代、引領時代的進步才有生命力。由梁先生一代人發端的城市規劃,沒有辜負每一個時代,規劃的學科精神始終站在時代前列,也激勵當下與未來的規劃人,以“棟梁”精神,不斷推陳出新,為時代培養一批又一批可堪大任的人才。

 

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袁昕認為,應将梁先生的學術思想和當代性結合起來。梁先生為建築和規劃學科注入了靈魂,他的學術觀點雖是六、七十年前的産物,但今天仍有啟發意義。梁先生面對挫折、百折不撓,強調調查研究、發掘傳統價值,這些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應該加強研究和宣傳,讓梁先生的思想傳承下去。

 

左川教授回顧了多次查閱梁先生在建系初期相關檔案的經曆,認為梁先生是結合國際前沿和中國現實,确立了清晰的辦學宗旨和教學體系等,而不是套用某種現成模式。梁先生非常重視社會調查和民生問題,1949年為編制首都規劃組織學生調查北京市民的居住狀況,“梁陳方案”中也綜合考慮經濟問題,關心百姓無房可住的困苦。這些對我們來說都是寶貴的精神财富。

 

毛其智教授指出,梁先生、林先生是清華建築的奠基人,為我們留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遺産。要格外重視建系75周年以來的珍貴檔案,不斷總結、繼承,不忘初心,珍視傳承梁先生的赤子之心和真誠的做人态度,以曆史經驗資鑒我們當代,突出清華特點,持續推進對後小康時代的現實問題的讨論和分析。

 

吳唯佳教授認為梁先生是科學的哲人,能夠從發展的根本來看待事物。梁先生在給梅贻琦校長的信中關注建築對整個社會的影響,而不是局限于學科本身,體現了對事物科學規律的把握。“梁陳方案”關注首都發展訴求,抓城市發展的規律,而非簡單的模式參照。這是梁先生的偉大之處,值得我們不斷學習。

 

邊蘭春教授認為,梁先生在建系之初構想出清華建築教育的“體形環境”體系框架,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啟發我們在描述未來發展目标時如何概括出未來30年的框架來。研究梁先生的教育思想不能機械與教條,要把梁先生的教育思想當作一個完整的、系統的體系,置于曆史背景與發展脈絡中加以審視。面向未來,我們要對新時代規劃學科的方向有新的認識,有選擇、有堅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之間的關系。

 

張傑教授指出,梁先生所處的時代是二戰前後知識爆炸的時代,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強調研究人生存的物理環境,“體形環境”是經典的、永恒的學術概念,今天雖然我們的時代面臨的形勢有很多變化,但是這一學科的核心并未發生本質的變化,還應堅持。


劉健副教授結合學習與工作經曆,認為從學生時代起,梁先生在自己的心目中就是神一樣的存在,但那個形象卻是抽象的,這次展覽全程參加備展工作,面對真實的文獻展品,面對生動的故事,面對珍貴的音像,梁先生的形象也變得真實和生動起來,由此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他對“半個人”的質疑與批判。梁先生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有很多開創性的思考和探索,直到今天仍然需要不斷地繼承和弘揚。

 

與會的其他老師也紛紛發表見解,表達了對梁思成先生的懷念和敬仰之情,以及傳承發揚梁先生學術思想和精神的決心。城市規劃系系主任武廷海教授主持研讨會并進行總結,認為梁思成先生是一代宗師,是中國現代城市規劃事業的傑出先驅,開創了beat365城市規劃高水準學科建設。梁先生提倡體形環境論與培養學科群,即使從今天現代學科體系看,仍然具有很強的先進性。清華規劃是大家庭,自梁先生以來,代代相傳。規劃事業是繼往開來的事業,梁先生積極投入城市規劃建設事業,探索中國城市現代化道路,無論學術思想還是治學精神都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和繼承。


撰稿:郭璐

攝影:盧競文、孫詩萌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