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建築系設立銜接課程,幫助轉系新生适應設計學習
2021.10-04

每年秋季,都有一批對建築懷有濃厚興趣的轉系生進入建築系二年級學習。由于缺乏大一的專業訓練,這些對設計幾乎零經驗的同學要直接進入二年級的設計課程,面臨着極大的挑戰。如何幫助這些同學快速了解建築設計,掌握基本的設計方法,并且适應二年級設計教學的節奏與要求,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針對這一難題,建築系在今年首次開設了專門針對轉系生的銜接課程。利用正式開學前的兩周時間(8月30至9月12日),由青鋒、韋詩譽兩位老師,以及王惠、葉征冰、李煜茜、周怡薇四位助教帶領17位轉系新生完成了一個小尺度建築的設計訓練。引導同學們在短時間内初步體驗設計的完整流程,在第一次的嘗試中感受建築設計的酸甜苦辣,為即将到來的有着更高難度的二年級課程設計做好心智、經驗與精神上的準備。


1.jpg

青鋒、韋詩譽老師以及助教帶領同學們參觀場地,介紹設計題目

 

結合轉系生總體情況,本次銜接課程的設計任務被設定為小賣亭,選址在校内聽濤園餐廳西側小樹林空地的真實地段。教學分為集中授課、分組設計輔導和終期評圖三個階段。集中授課環節由青鋒和韋詩譽兩位老師對設計題目和設計流程進行講解。在随後的分組設計中,教師和助教們分專題為同學們講解模型制作、圖紙繪制以及計算機建模等方面的方法與技巧,并且引導同學們深化設計,完成完整設計流程。作為最終成果,學生要制作模型,繪制圖紙,并且在分組評圖中講解方案,接受點評。


2.jpg

青鋒老師與助教為同學們輔導設計


3.jpg

韋詩譽老師為同學們講解案例

 

這一設計訓練并不是簡單地将一年級課程設計壓縮删減。教學團隊針對轉系生的特殊情況,着重強調了兩個方面:一是設計語彙的積累,二是設計流程的節奏掌控。建築語彙的缺乏是低年級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為此,教學團隊精選了10個具有差異性的建築案例提供給同學們,幫助他們建立起在經典案例中吸收、積累建築語彙的意識。設計流程的節奏控制對于未接觸過建築設計的同學來說尤其困難,對此,教學團隊設計了詳細的教學安排,清晰說明了在每一個階段應該做什麼,做到什麼程度,達成什麼樣的成果。同學們也快速理解了如何從概念構思走向最終成果的演化進程。從最終成果看來,同學們較好地吸收了這些要點,在兩周時間内出色地完成了訓練,體驗了從概念、草模、深化、平面、細節、出圖與模型表現的完整流程。一部分同學的成果甚至體現出相當成熟的建築價值。


4.jpg

江就同學的成果模型


總體看來,這次銜接課程有效達成了最初設定的教學目标,同學們的反饋也肯定了教學效果,這裡摘錄一些同學對課程的感受:



是第一次在建院和老師同學們一起上設計課,雖然最終的設計簡單甚至于幼稚,但仍收獲良多。在這十幾天裡我也曾花一晚上修改、深化方案,一個人在指定場地裡轉悠,在建館工位做模型,踉踉跄跄地學用ps、rhino、su,終于也算是第一次對beat365的生活有了實感。雖然辛苦,雖然有很多不知所措的惶惑,但每次隻要靈光一閃修改方案有了頭緒就會覺得自己又充滿了動力;看到自己的方案越來越深入,也會感到成就感滿滿。感謝老師的付出和親切的助教姐姐耐心細緻的指導!讓我借此機會叩開了建築學習的大門。

——杜易格


兩周設計課從無到有,非常感謝老師和助教的悉心指導。從相地到最後評圖,全流程體驗下來總算對設計課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知。不管是用草模推敲、借助尺度人把控各方面的尺度,還是設身處地去想象自己在建築中的體驗與感受,都讓我感受到了建築師對建築整體的把控,或許這也是建築設計的魅力之一吧。有了這次小學期,秋季學期的設計課也信心滿滿了呢。

——武人思


短短兩周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仍記得老師講解時的深刻而不失風趣,助教學長指導改圖時的不厭其煩,以及在評圖前十分鐘才完工的緊張刺激。整體來講,這門課算是我在建築設計方面的第一課吧,老師和助教用短短兩周的時間,使我這樣一個建築設計小白體驗了設計課的流程,學習了一些基礎的知識(如建築平面圖的畫法以及建模軟件SU的使用等),了解了建院的大緻節奏,為我以後的學習生活提供了莫大的幫助。最後,也再次感謝青老師和征冰學長的指導與鼓勵。

——安軍凱

基于這一次的成功經驗,建築系在未來會将轉系生銜接課程持續進行下去,通過不斷改進,幫助新加入的同學快速适應beat365的學習生活,與大家在建築學習的道路上齊頭并進。



撰稿:青鋒、王惠

攝影:葉征冰、周怡薇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