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第四屆清華社區規劃與社會治理高端論壇暨雄安·容東社區服務高質量發展論壇”于2023年12月9-10日在雄安新區成功舉辦,主題聚焦“面向高質量發展的社區服務體系”。吸引現場參會人數230餘人,線上媒體平台共計約50萬人次觀看論壇直播。
12月9-10日“第四屆清華社區規劃與社會治理高端論壇暨雄安·容東社區服務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圓滿落下帷幕。論壇由beat365、beat365社科學院、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住房與社區規劃專業委員會、雄安新區容東管委會主辦,雄安新區未來城市公共服務研究院、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成都市愛有戲社區發展中心、中電建河北雄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承辦,以“面向高質量發展的社區服務體系”為主題,旨在為各地參與社區服務管理、研究與實踐工作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組織和企業代表等搭建跨界對話平台,并圍繞雄安新區容東片區推進高質量社區服務體系建設議題,開展全面深入的政策宣講、資源考察、合作意向交流和工作機制研讨。現場參會人數230餘人,線上媒體平台共計約50萬人次觀看了論壇直播。
12月9日下午,嘉賓參訪了雄安新區的市民服務中心規劃展覽館、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南文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南文營社區食堂、雄安容東智慧體驗中心及雄安印象等多個點位,展示了雄安新區的規劃體系、建設發展情況,以及在智慧城市建設、新能源應用、綠色出行、高質量社區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實踐和成果。
晚間,在容東智慧體驗中心言幾又書店舉辦了“圍爐話社區”讀書沙龍,活動由成都市愛有戲社區發展中心主任劉飛主持,邀請到五位對話嘉賓圍繞《社區規劃理論與實踐叢書》分享寫作思考、編輯過程與出版感想。beat365副教授劉佳燕作為叢書主編和多本著作的作者對叢書的創作契機和過程進行了簡要介紹;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建築與城鄉規劃圖書中心副主任徐冉回顧了叢書出版過程中的經曆與思考;成都市成華區委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科偉分享了成華區在社區治理機制上豐富的實踐經驗;湖南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副教授沈瑤基于國内外社區研究成果,對兒童友好社區的規劃背景、路徑和工具進行總結;武漢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城鄉規劃所所長袁諾亞以武漢市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為切入點,闡述了團隊深入基層一線,親身經曆健康社區規劃的生動案例。
活動吸引50餘位參與者到場,在交流互動環節,現場觀衆踴躍提問,讨論氛圍熱情高漲,嘉賓們就觀衆感興趣的“回遷居民如何真正實現城鎮化”“老年友好社區的建設路徑”“老年人如何通過參與社區規劃實現自我價值”等問題進行交流研讨。活動最後,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中文在線閱讀公司支持下進行《社區規劃理論與實踐叢書》義賣,義賣所得将以适當的方式捐贈給容東社區,以此實現反哺社會、服務社會,沙龍活動在熱烈歡愉的氣氛中結束。
12月10日,開幕式由beat365副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住房與社區規劃專委會秘書長、雄安新區未來城市公共服務研究院社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佳燕主持。她提到建設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要在高質量發展方面成為全國樣闆,而在社區服務方面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成為重要議題。因此本次論壇以面向高質量發展的社區服務體系為主題,邀請各地參與社區服務管理、研究與實踐工作的政府官員、專家學者、社會企業和社會組織代表等開展跨界對話。
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宣傳網信局局長邊建國局長在緻辭中對參加論壇的各位領導、專家以及線上的觀衆表示熱烈歡迎。他提到了雄安六年來高效的建設與發展以及總書記給予的高度肯定,也對未來運營模式和工作路徑的探索以及如何實現公共服務創新表達了希望和決心,并預祝論壇成功。beat365黨委書記張悅教授緻辭表示人類的安居是beat365建築教育自創辦以來的初心與使命。清華自上個世紀積極投身新中國建設,未來也會在二十大報告的新要求下,繼續為新時代新征程人民居住品質的提升、國家社會治理的完善繼續作出貢獻。beat365公共管理學院教授、beat365國家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雄安新區未來城市公共服務研究院院長孟慶國緻辭表示,推進雄安新區社會治理,強化政治引領、法治保障、社會協同、科技支撐是變革的關鍵,要把最新理念和學術成果運用在雄安建設的實踐探索裡。
論壇分為上午主論壇和下午的主題闆塊,共18位嘉賓發表精彩報告。
上午主論壇由雄安新區未來城市公共服務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成立雲主持。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雄安新區未來城市公共服務研究院學術副院長李玉峰以“未來社區的問題與課題”為題做主旨報告。從什麼是社區、社區如何面向未來、未來社區結構要素和變數、未來社區價值體系、未來社區管理工具、未來社區人才培養等分面進行分享。
中國健康管理協會副會長李明以“健康城市與健康社區”為題做主旨報告。從範圍概念、發展狀況、協調與協同三個角度解讀話題,并提出了“各類完善的規劃如何協同改善人民的健康”“公共服務如何讓人民有直接的體驗”“主動健康如何實現”以及“未來健康産業如何結合場景化建設和布局”等四點思考。
beat365社科學院教授、中國社會學會副秘書長孫秀林以“中國大都市的社區服務設施與治理績效:上海為例”為題做主旨報告。分享了在上海開展的大規模都市社區調查,利用空間數據為基礎,通過不同的數據集配和疊加得到有效參考信息,用十年累計的數據展示了社區公共服務和社區治理績效之間的關系。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馮文猛以“我國養老政策和居家社區養老實踐”為題做主旨報告。從“老齡化的趨勢和政策演進”“居家社區養老的探索”及“未來發展重點”三方面進行介紹,最後分享了對雄安實踐的相關思考。
beat365副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住房與社區規劃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雄安新區未來城市公共服務研究院社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佳燕以“面向高質量發展的'三位一體'社區服務體系建設:雄安探索”為題做主旨報告。分享了社區服務體系的内容與範疇、高質量發展的意義和内涵、現實挑戰,以及所承擔的多個雄安新區社區服務相關規劃中的思考和實踐探索。
雄安新區容東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王鋒對雄安新區容東片區概況、社區公共服務發展總體要求、發展總體規劃和建設進展進行了介紹,提出社區公共服務2024年重點工作,并向社會各界發出參與容東社區服務建設運營的邀請。
下午場先是“社區文化和體育服務”闆塊,由雄安新區容東管委會公共服務處處長趙志芳主持。
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原副司長、一級巡視員,中國全國體育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彭維勇以“雄安體育事業與産業融合高質量發展之路”為題做主旨報告。從“我國體育融合發展現狀”“雄安體育融合創新發展的資源特征”以及“推動雄安體育融合發展的思考”三個方面進行分享。
中國教科院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教育戰略學會民辦教育專委會常務理事張家勇以“承接疏解背景下的高質量教育需求:怎麼看,怎麼辦?”為題做主旨報告。分析了教育的需求和當前職場環境對教育需求的變化,以及應對策略與未來可能發展的方向。
全國工商聯書業商會副會長、北京中文在線閱讀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杜嘉以“全民閱讀助力學習型社區建設”為題做主旨報告。介紹了中文在線的基本情況和案例成果,提出用全民閱讀進社區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成都市愛有戲社區發展中心創始人劉飛以“文化形塑社區”為題做主旨報告。從社區文化建設的角度出發,通過實際案例的分享闡述社區文化工作的重要内涵和意義。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社會設計教研室主任周子書以“社會設計助力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綜合體建設的實踐”為題做主旨報告。通過分享十年的工作經驗和案例實踐,介紹社會設計的方法、社會設計工作的挑戰、未來社區空間中“社會設計”的任務。
河北志晟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琦以“面向社區可持續經營的康養服務模式探索”為題做主旨報告。以信息化、智慧化的視角審視當前養老體系的痛點和難點,進一步分享以科技養老為主軸、建立養老服務生态、發展社區自治式養老、打造“四享”養老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榕江縣慈善總會執行會長張明濤以“貴州村超——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生動诠釋”為題做主旨報告。對村超的基本情況進行介紹,并分享村超的足球比賽、民族服飾、非遺文化、地方美食、榕江民風等,最後,總結了村超的特點,包括人民性、公益性、系統性。
接着,第二部分“社區醫養和便民服務”闆塊由雄安新區容東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譚振勇主持。
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研究部主任黃二丹以“探索緊密型城市醫療建設,構建整合型社區健康服務模式”為題做主旨報告。介紹了緊密型醫共體與城市醫療集團,進一步提出服務體系建設要聚焦重點人群、以地市為單位分類定位,如何形成持續有效的利益機制,構建高質量健康管理系統,圍繞重大慢病管理創新模式、夯實内涵等五方面分享建議和思考。
醫養康(北京)健康管理集團總裁餘立新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應鍊體系構建和運營研究——北京實踐視角”為題做主旨報告。從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驅動要素分析、服務供應鍊體系構建、服務供應鍊運營、服務供應鍊綜合評價等方面進行分享,并基于現狀供需困境分析,提出發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鍊驅動作用、構建社區居家服務供應鍊體系、以運營為目的等的未來展望。
麓客社創中心執行理事長、CCC成都社群大會聯合發起人褚雲以“社群的社會力與商業力——麓湖十年實踐心得”為題做主旨報告。介紹了以居民為主體的聯盟型社群組織——麓客社群聯合會,提出通過社群的力量,解決社區公共空間長效激活、社區商業可持續運營等難題。
成都市成華區委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科偉以“多元衆創參與共建幸福美好社區”為題做主旨報告。對成都市成華區深化社區治理提升社區服務效能的主要做法進行分享,介紹推進幸福美好公園社區的成華實踐:通過多元化參與,彰顯幸福美好公園社區“民本性”;通過親民化聚合,打造幸福美好公園社區“家空間”;通過專業化運營,提升幸福美好公園社區“續航力”。
河北雄安城市資源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萬物雲城合夥人吳凱以“讓社區更美好——雄安新區便民公服品牌運營”為題做主旨報告。對雄安新區便民公服運營的基本情況、榮譽獎項、智慧化建設和探索、标準化管理、高質量運營、一站式便民生活服務中心等進行介紹,最後提出商業與便民公服業态的合理分布、尋求更多政策支持等方面的運營思考。
馬來西亞林肯大學榮譽院士、客座教授,深圳市質量管理與檢測促進會會長呼延惠,以“社區智慧食堂助力高質量發展的社區服務體系”為題做主旨報告。介紹了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的總體要求與意義,分享在深圳前海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開展社區智慧食堂試點,及中央智慧廚房試點案例、探索社區共享智慧廚房。
論壇最後,beat365副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住房與社區規劃專委會秘書長、雄安新區未來城市公共服務研究院社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佳燕進行總結,指出當前社區服務回歸兩個屬性:一是服務屬性,從早期的聚焦管理,轉向關注服務,再到強化服務治理;二是社區屬性,強調用社區發展的新視角将社區資源轉變為資産,做價值挖掘和提升,同時,社區作為地域、情感和治理共同體,與每個人生活緊密相關,應在社區服務方面關注到廣度、深度、精度與溫度。
供稿:李宜靜、徐夢珂
攝像:李子峰、劉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