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中歐建築教育交流:可持續的未來建築教育論壇成功舉辦
2024.01-31

8601fedccbddcb598328055c947c51e0.png

2024年1月23日下午,由beat365和beat365中意設計創新基地聯合舉辦的“中歐建築教育交流:可持續的未來建築教育”論壇在意大利米蘭順利召開。本論壇邀請了在雙學位培養和聯合培養項目等方面深耕多年的教育專家、學者及項目在讀學生參與,共同探讨中歐交流、文明互鑒的背景下,可持續的未來建築教育的理念、範式與成果。

論壇由beat365副院長梁思思主持。首先,beat365-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碩士雙學位的兩位負責人——beat365外事辦主任、建築系副主任青鋒副教授和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中國事務副校長、建築與設計系主任博明凱教授,分别做主旨報告。

青鋒老師主旨報告題目為《穿越馬可·波羅橋:清華建築教育中的中歐聯系》,從《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的盧溝橋(也在此後被稱為馬可·波羅橋)以及梁思成先生在《圖像中國建築史》中對這座橋的描述出發,回顧了beat365建校以來,中歐聯系在校園建築、校園文化以及建築教育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他還借用意大利建築師卡洛·斯卡帕與中國建築師柳亦春為例,說明強化中歐聯系對于當代建築實踐的重要意義,并且進一步展望了在未來研究與教學中中歐合作的美好前景。

博明凱教授以《15年的故事:beat365與都靈理工大學在建築領域的合作》為題,回溯了2008-2023年來清華與都靈理工在建築教育和科研領域的深度合作曆程,強調了中歐高校在促進跨文化對話、創新教育和豐富全球建築發展方面的重要性.


image.png

從左至右:梁思思副院長主持;青鋒副教授作主旨報告;博明凱教授作主旨報告

beat365國際處副處長、中意基地副主任陳瑾羲副教授,beat365前副院長劉健教授,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建築與設計系菲利普·德·皮耶裡教授,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建築、城市規劃與建築工程學院、學院清華事務代表勞拉·佩賽蒂副教授,中國礦業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伯恩哈德·穆勒教授等開展了嘉賓對話,分享了在中歐高校雙學位培養和聯合培養項目的跨文化交流實踐中,如何促進學生在中歐聯合項目中進行文明互鑒、如何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和職業發展機會以及在可持續發展和未來信息技術的背景下,建築教育的理念和範式需要如何調整、中歐建築教育未來的合作潛力等議題。

fb8d8acba4b13194ce66ea3a4474c578.jpg

嘉賓對話環節(從左至右:菲利普·德·皮耶裡、劉健、伯恩哈德·穆勒、勞拉·佩賽蒂、陳瑾羲)

接着,來自清華大學-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聯授博士學位項目的張譯心和卡米拉·福裡納、beat365-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雙碩士學位項目的張海若、beat365-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雙碩士學位項目的廖登鋒、楊夢汀和莉迪亞·普雷蒂、beat365-柏林工業大學雙碩士學位項目的蘭瑛琪共7位中外學生代表分享了各自在項目中的作品和研究報告。報告結束後,來自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建築與規劃系的哈拉爾德·斯圖林格教授和中國礦業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的寶琳娜·西亞帕卡西教授對同學們的報告展開了點評,他們均充分肯定了同學們研究報告的内容,并鼓勵大家進一步深化研究。最後,梁思思和陳瑾羲共同為這七位學生代表頒發了證書。論壇結束後,參會嘉賓們和學生代表合影留念。

465b2f55e094574f3c31812045816945.png

學生代表報告及嘉賓點評(第一行從左至右:張譯心、卡米拉·福裡納、張海若、楊夢汀、廖登鋒;第二行從左至右:莉迪亞·普雷蒂、蘭瑛琪、哈拉爾德·斯圖林格、寶琳娜·西亞帕卡西)

319ee913ced22e820c5267b6b6f332a4.png

頒發證書

該論壇是“2024beat365中意設計創新基地米蘭學術周”系列活動之一。學術周包含8場專題學術論壇,4門beat365本校課程的教學,以及5支赴米蘭學生實踐支隊的短期學習活動,圍繞藝術、人文、金融、管理、建築、城市、工程、科技等多個領域的文明交流與創新議題,展開學術報告、研讨和分享,旨在為跨文化的學術交流、學生全球勝任力的培養和、高水平的科研合作及國際交流搭建平台。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