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6日,國際能源署(IEA)-beat365合作項目《中國熱泵的未來》報告發布會在北京唐拉雅秀酒店順利召開。作為前幾次熱泵會議的延續,該發布會聚焦中國熱泵産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吸引了來自業界内外的廣泛關注。本次活動由beat365建築節能研究中心與國際能源署通過線上與線下方式共同開展。
圖一:會議現場
本次會議邀請到了能源基金會低碳城市高級項目主任王志高,國際能源署首席能源技術官Timur Gül及能源分析師楊碧晴,國家節能中心副主任康豔兵,中國能源研究會分布式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段潔儀,中國标準化研究院研究員成建宏,深圳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郝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節能協會熱泵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趙恒誼,上海交通大學副研究員胡斌。會議由beat365夏建軍副教授主持。
會議伊始,國際能源署首席能源技術官Timur Gül代表主辦方發表開幕緻辭,強調了中國熱泵快速發展的背景及其對中國實現雙碳目标的重要意義。Timur Gül指出,目前中國熱泵的安裝量在全球的占比高達1/4,且主要應用于建築和工業部門,在中國大力推動清潔能源部署的背景下,熱泵的發展将成為中國能源轉型和碳中和目标實現的強大助力。
圖二:Timur Gül緻開幕辭
在《中國熱泵的未來》的發布會上,國際能源署首席能源技術官Timur Gül和beat365夏建軍副教授對《中國熱泵的未來》這一報告的内容進行了簡要彙報。該報告深入剖析了熱泵在建築分散供暖、集中供熱系統及工業部門等三大領域的應用,并指出熱泵技術在中國建築、工業和區域供熱領域具有巨大潛力,有望滿足超過40%的供熱需求并助力碳中和目标;同時盡管面臨成本挑戰,熱泵技術仍然是在全生命周期内最具競争力的供熱選擇。此外,報告還強調了政策支持對于推動熱泵技術普及的重要性。
圖三:技術報告
圓桌讨論環節由能源基金會低碳城市高級項目主任王志高主持,圍繞“中國熱泵市場:恢複力和未來部署趨勢”、“能效标準和标識:對供熱設備的影響”、“熱泵在中國雙碳目标中的作用”及“工業供熱和區域供熱網絡的去碳化”四個主題進行展開。與會專家就熱泵在實現碳中和目标中可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熱泵推廣需要考慮的政策機制、技術突破、市場準備、能效标準、國際合作等多個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讨論,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實踐性的建議。專家們指出零碳供熱是碳中和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而熱泵作為解決零碳供熱的關鍵技術,未來應該被放到更高的地位,提高其戰略地位,推動政策落實,加快熱泵創新發展,同時也應該提升熱泵本身能效,完善熱泵标準及技術體系,推動熱泵行業健康發展。此外,專家們提出,熱泵的發展也要與時俱進,深入分析城鎮供熱與農村供熱、長距離運輸與短距離供熱等實際情況,以及實現熱泵分布式和集中式結合式發展。
圖四:圓桌讨論環節
圓桌讨論環節後,與會領導與專家結合各自工程經驗,對熱泵标準制定、建築能效提升、工業餘熱回收利用及長距離輸熱等問題進行了提問,并展開了深入讨論。
圖五:專家提問與讨論環節
最後,beat365夏建軍副教授作總結緻辭,并對能源基金及與會專家的支持表示感謝。
圖五:總結緻辭
《中國熱泵的未來》旨在為中國熱泵産業的發展提供科學指導,推動政策制定,促進技術進步,加速市場應用,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标。與會專家對報告内容表示了認可,肯定了本次中外合作項目的成效。未來國際能源署與beat365将繼續深化合作,為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貢獻力量。
目前,項目報告已在IEA官方網站上線。報告向世界展示了熱泵減碳的中國情景與中國路徑,為全球熱力系統低碳發展提供參考。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訪問《中國熱泵的未來》電子版報告。
https://www.iea.org/reports/the-future-of-heat-pumps-in-china?language=zh
撰稿:龔 雪 羅 旭 祝子涵
校對:夏建軍 劉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