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2024秋本科三年級綜合體建築設計課程優秀作業評選順利完成
2025.01-18

2025年1月,beat365本科三年級“綜合體建築設計”課程優秀作業評選順利完成。該課程指導教師有:張利、宋晔皓、饒戎、王輝、範路、馬町(Martijn de Geus)、鄧慧姝,共7位老師。該課程由導師結合各自研究方向獨立命題,包括城市更新、人因工程、生态修複、綠色建築等學科熱點議題。課程培養學生在研究基礎上綜合解決建築設計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形成有個性的設計思維。同學們在教師指導下确定設計主題,選定地段并拟定任務書,進行6000-10000平方米的綜合體建築設計。經過8周的訓練,同學們克服諸多困難和挑戰,完成了較高質量的設計方案和設計表達。


優秀作業展示

優秀作業1

學生姓名:施藝融

指導老師:張利、鄧慧姝

設計陳述:

本綜合體設計為江西景德鎮的城市更新項目。方案從人因視角出發,強調日常生活場景的營造,通過将景德鎮傳統街巷肌理與現代建築表達相結合,形成具有活力和親切感的公共空間。方案取名“野苑”,涵蓋文創市集、餐飲、展廊三重功能。場地内布局九個戶外綠島,串聯起訪客的活動流線,并借助綠島的自然環境設計來引導人流速度的快慢,給人帶來更豐富的漫遊經曆。

在設計過程中,采用具有高仿真度的渲染引擎作為核心媒介,支持方案的決策、深化和展示。此媒介能夠實時呈現自然環境的真實質感,更精準地模拟方案建成後的效果,為設計提供了更明晰的參考依據,從而打造出細膩且富有感知體驗的空間。

設計成果:

    893ae9c25008f9b377e56f4a7b66fec2.jpg

6e54d9efe683d4934e18c79b2d253bce.jpg


202c99e3a3c8fe04bd1321c9545aac61.jpg

2cf21c7fbbc78e8817cda512a2ed6fa5.jpg

ddec3fcb42bd8f73ba0461cdf3367dc1.jpg

0c4d0247816e226082b678216d6eedda.jpg

c08e196e0be3208021fabbac7f9c6768.jpg


優秀作業2

學生姓名:李泰隆

指導老師:宋晔皓

設計陳述:

項目地段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澄邁縣的市郊,地段東側為科技園區。本項目設計是包含了一個大型健身中心、一個展覽館和商業購物中心的城市綜合體。海南屬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此方案基于海南省高溫、潮濕和太陽光照強的氣候特點,以遮陽、通風為主要環境的應對手段,進而達到全年空調使用時間減少的目的。方案地處沿海城市,希望通過對綜合體外立面、光線和流線的設計,使遊客能夠感受到“在水中”,在保證遮陽與通風的前提下,喚醒人們對海洋的感知。“通過海浪形的屋頂,透過遮陽頂後的陽光漫射到氤氲的空氣中,嗅着帶着鹹味的微風,聽到廣場水池的流動,人們走向海洋,在水中。”

設計成果:

45f82d6783940e2c42ee5b8cedf7b38c.jpg圖片

c484134bd5ae4db3a2a57b8f422e513d.jpg

abe052d756008dfd2ea09b3fb45afe3e.jpg

圖片

圖片

優秀作業3

學生姓名:康子涵

指導老師:饒戎

設計陳述:

 本次方案設計選址在新疆塔城喇嘛昭鄉的廢棄露天煤田,要求通過生态修複并對觀展過程進行人類行為學分析,進而塑造展廳空間,進行文旅綜合體的設計。

該綜合體是一處煤田主題的文旅綜合體,包括了生态修複展覽館、礦區主體樂園、營地服務中心等。建築主體由地上特色展廳部分和地下接待、會議、營地服務等部分構成,并對礦區範圍整體規劃進行了基礎構想。通過建築手法應對場地的主要問題,如大風天氣等,尊重并保留場地礦區曆史遺迹,賦予了夜旅遊、沉浸空間等新的功能。希望能夠通過建築方案設計充分發掘場地原有價值,利用礦區特色資源帶動周邊經濟,喚醒人們的反哺意識。

設計成果:

bbf7249ace4ed29cae14fcf841a7e837.jpg

062a411c5aa6b2d1ad8033d9d547b0df.jpg

f734e0109391f5d9be3f51693910dfad.jpg

優秀作業4

學生姓名:馬雲翔

指導老師:王輝

設計陳述:

本次設計是基于人機協同的城市綜合體空間設計,一方面通過特定主題的專題研究與數據分析總結出設計的核心準則,另一方面在提煉出的準則框架下根據人群需求完成設計内容,兩條主線在設計全程中并行不悖。

該方案的題目是“基于腦電情緒識别和機器學習的生成式人機協同展陳空間設計”,其中“腦電情緒識别”是主要研究方法與基礎:以詩歌為例研究了文本與圖像、聲音輸入對于人情緒的喚醒度(Arousal)是否存在差異性,并通過機器學習方法對腦電特征數據進行情緒預測。情緒喚醒度的預測值在方差分析結果上體現出了較強的規律性,我據此提取出了四組規則集、生成16種特定空間單元,并通過Grasshopper完成了生成式設計,最終形成了原子化的展陳空間集合體。我希望通過這個設計探索駕馭理性方法去做感性表達的可能性。

設計成果:

0cfa115be9bc5b0a223da1d12a6c9bfc.png

圖片圖片圖片圖片

圖片

0f132c843b00ed6cf835aaee75486f52.jpg

992dfd41797c13e81b02c35419d1fb60.jpg

優秀作業5

學生姓名:吳卿雲

指導老師:範路

設計陳述:

此次設計要求是從圓明園四十景中選一景,對其圖詠的繪畫與詩文進行分析,将寄寓其中的中式美學與畫面要素解析為笛卡爾體系下的文本結構與形式圖解,最後借助生成式AI工具轉譯為當代綜合體建築。

該設計題為《萬方共安和》,選擇萬方安和一景進行轉譯,選址于見證東西方古今交流的水城威尼斯,構想為一座兼具多種功能的中國文化中心。設計流程為首先對圖詠詩文進行文本分析,從中提取重點意象并分出“佛家”、“道家”、“儒家”三重層級,整合出建築模型與prompt詞條網,再從白模中選取透視角度,根據場景修改提示詞與權重等參數,加入controlnet,通過文字與圖像的雙重約束控制AI。在得到基礎圖片後,通過局部重繪與PS進行手動調整、添加場景素材。在最終效果圖上,方案坐落于環繞的水域之中,體現了儒釋道三種文化兼容并蓄、多維地展現出中式美學的新活力。

設計成果:

72c16b92f5d3d147a41a203c45ef324e.jpg

99d28ab2ada8095fd2ad8c75ccc5ee04.png

63b07af682e593ba9343536803df6745.jpg

33d6bf2ca4b00655040ac141bb4f2fde.png

5709fedc2f4d2fd3d14a1cc725f8ce5c.jpg

edacbd5127b6f2e4cf323eacd3dde006.png

205bc1e47ddd47947569f69ff47cc81d.jpg

ae9b10b3a4fd0b952eb7978da8582d9a.jpg

優秀作業6

學生姓名:朱瑱诠(Choo Jun Ting)

指導老師:馬町(Martijn de Geus)

設計陳述:

本設計課題聚焦于類型學的演變與适應性,從單一類型向混合類型轉變。以北京圖書大廈為場地,探索未來公共建築類型,通過場地分析、概念建模,通過有序的工作流程高效管理複雜設計項目的能力。

該方案以戰略性減法為核心設計理念,通過對建築形态的有序剔除,引入自然光、空氣與人流的空間,從而提升建築的開放性與環境适應性。通過減法創造通透的空間,提升了建築内外的視覺連貫性與物理可達性,并且聯通公共建築的複雜的功能。北邊下沉廣場呼應建築的方形體量,連接圖書館與北側胡同區域,提供了靈活的過渡場所。“書方裡”不僅是一座圖書館,更是一個連接人、書籍與城市的多功能空間。它融合了城市肌理,促進文化交流與互動,注入新的活力與意義。

設計成果:

              

55c6b13c08b8fc9c8e1324723187467b.jpg

  bd01e2e971009d32b5e36cb27dc68751.jpg

cce90fc65fb7478a35ebb6d6f965bde5.jpg

e09ae8d3967f1d8d4dceeaa0c0456aa3.jpg

c50b900953b5fc26006ca07c0946d12a.jpg

114a895e8e2b4bb41440894453f54e40.png

d34c0def49b7ad554f3edffb8aa5881a.jpg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