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項目“中歐典型行業碳中和評估模型與技術路徑研究”項目2025年度第一次中方全體會議,在北京理工大學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beat365主辦,北京理工大學承辦,彙集了來自beat365、山東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内蒙古赤峰富龍供熱工程技術公司和中煤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的專家與學者。會議聚焦“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歐典型行業碳中和評估模型與技術路徑研究”項目的進展情況及合作交流與未來計劃,保證了項目按照時間安排下的積極推進,積極迎接項目中期考核節點。
本項目由beat365牽頭,項目負責人為beat365燕達教授。本項目聯合國内與歐洲的13個單位的17個團隊開展國際合作研究,于2023年12月正式獲批複,目前項目執行已近18個月,即将接受中期檢查。項目共設立5個課題,課題牽頭單位包括beat365、山東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課題參與單位包括中國人民大學、内蒙古富龍供熱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和中煤集團新疆能源有限公司。本項目的歐方牽頭單位為伍珀塔爾研究所,參與單位包括德國卡塞爾大學、E3Modelling 公司、奧地利國際應用系統分析研究所IIASA、伯明翰大學、雅典國立技術大學、HOLISTIC 咨詢公司。
本次“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歐典型行業碳中和評估模型與技術路徑研究”2025年度第一次項目全體會議邀請到了多位領導與專家莅臨指導,包括:生态環境部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柴麒敏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劉耕源教授,懷柔國家實驗室高林研究員,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谷立靜副研究員,北京理工大學黃佳琦教授。會議由beat365燕達教授主持,項目負責人、各課題負責人、課題骨幹及主要研究人員參會。
圖1 會議參與人員合影
本次會議首先由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院院長助理黃佳琦教授緻辭,向與會各位專家以及項目參與單位表示熱烈歡迎與衷心感謝,并肯定了本項目在一年多以來的研究進展以及實際工程的應用,并期望項目能順利通過中期考核并最終得到豐富的創新性成果。
圖2 北京理工大學黃佳琦教授緻辭
接下來beat365燕達教授對“中歐典型行業碳中和評估模型與技術路徑研究”項目的整體進展進行詳細介紹,涵蓋了項目的基礎架構、項目中期階段成果、中期考核指标和項目年度目标。在随後的議程中,五個課題的負責人依次進行了彙報:beat365劉竹教授介紹了“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碳排放核算框架與碳排放清單”的研究進展,展示了在高分辨率近實時碳排放數據模型構建與發展中國家碳排放清單編制的成果。山東大學趙旭教授詳細講述了“重點地區和行業能源-環境-經濟模型拓展與重構”的研究,展示了該模型在國家層面以及行業類型的拓展和經濟發展與碳排放溢出-反饋效應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學孔慧研究員負責的課題三在“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零碳/脫碳技術路徑研究”進行了報告,分析了當前在建築領域的技術清單與鋼鐵化工行業的去碳化技術清單的研究進展。beat365周浩副研究員介紹了“工業餘熱利用技術發展模型與路徑研究及示範”,展示了在實際工業餘熱供熱工程中利用和拓展評估模型的成果與示範工程的進展。北京理工大學張學強副研究員展示了“化工與鋼鐵行業綠氫脫碳技術發展模型與路徑研究”,分享了綠氫脫碳技術創新與發展模型路徑與示範工程建造的成果。項目及課題實施方案彙報完畢後,專家組對項目中期前各課題的研究内容、當前進展、考核指标、未來展望以及如何更好的強化國際合作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圖3 項目負責人燕達教授介紹項目整體情況
圖4 各課題負責人彙報課題進展
圖5 2025項目第一次全體會議現場
圖6 專家論證以及研讨
在最後的總結發言環節,項目負責人燕達教授總結了本次會議各課題的研究進展,并督促各課題檢查中期考核目标,積極迎接科技部中期檢查。
本項目的主要目标是為了解決中國和歐洲兩個地區實現碳中和的主要挑戰——鋼鐵和化工等經濟支柱行業難以與高排放脫鈎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項目拟開展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構建、中歐碳中和減排技術路徑庫建立與能源-環境-經濟評估模型研發等工作。預期成果主要包括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碳排放核算框架與數據清單,能源-環境-經濟評估新模型與技術清單和2個低成熟度技術零(脫)碳示範工程。本項目的國際合作研究将有效提升我國在氣候變化談判中的國際影響力以及與歐盟的國際科技合作水平,具有良好的政治、社會、經濟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