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第四十二次清華規劃雙周沙龍暨城鄉規劃專業教育國際交流系列活動
2023.11-09

第四十二次清華規劃雙周沙龍暨城鄉規劃專業教育國際交流系列活動于2023年10月31日中午12:15-13:30在beat365S118會議室舉行。beat365二十多位師生出席,并進行了交流讨論。


4903cf8d7643f62bdfe3b115e7a33081.jpg



這次沙龍邀請了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文藝學會會士、倫敦國王學院地理系榮休教授——Chris Hamnett教授作為嘉賓進行引導發言。


Chris Hamnett教授以“全球城市的社會結構究竟如何變化”這一問題為切入點,首先從曆史的視角回顧了19世紀西方城市的社會結構以及随後的結構變遷,認為19世紀西方城市中産階級規模相對小,低技能的工人階級非常龐大,社會結構呈“金字塔”型,随着伴随工業革命與制造業的發展,亨利·福特和“福特主義”創建了一個能在工廠熟練工作的産業工人階級,職業階層結構從“金字塔”型轉變為“洋蔥”型。在後工業時代,制造業轉移與服務業占比的增加,開啟了學界有關社會結構兩極分化的争論。


之後,Chris Hamnett教授深入講解了影響社會結構的極為重要的3P理論,第一種觀點無産階級化論(Proletarianisation)認為無産階級化會使低技能的勞動力越來越多,第二種專業化論(Professionalisation)認為專業性、管理性、技術性人員增加而體力勞動者會減少,而第三種極化論(Polarisation)則認為職業階層結構頂端和低端都有增加,中間部分會收縮。在倫敦産業結構經曆工業化與完全去工業化的曆史背景下,Chris Hamnet教授分享了研究團隊針對2001年後倫敦的職業階層結構展開的研究,根據統計數據将這一時期的結構變化總結為不對稱的兩極分化。


在Chris Hamnett教授精彩的分享過後,與會老師同學們就全球城市的理想職業階層結構模式、高端制造業向大城市回流對職業階層結構的影響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清華規劃雙周沙龍利用靈活機動中午時間開展高水準的學術沙龍,增進了beat365城市規劃系師生的學術交流,特别是青年師生與學界知名學者對話和相互了解的機會。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師生普遍認為清華規劃人要繼續積極參與“頂天立地”的規劃教學科研工作,以多種形式推進城鄉規劃學科發展與學術交流。

為了進一步推進城鄉規劃學科建設,促進beat365的學術研究,城市規劃系部分雙周周三中午12:15-13:30舉辦“清華規劃雙周沙龍”。往次沙龍邀請的引導發言人包括王樹聲、田莉、賀燦飛、龍瀛、劉健、林文棋、顧朝林、劉佳燕、楊其靜、張傑、陳宇琳、沈振江、宮鵬、譚縱波、吳唯佳、黨安榮、楊滔、劉健、林堅、楊旭東、趙鵬軍、龍花樓、李先庭、周文生、唐燕、梁鶴年、陸新征、Richard LeGates、黃鶴、宋晔皓、來源、石曉冬、李勇、周政旭、郭璐、方創琳、孫詩萌、周偉奇、李雪草、彭建、梁思思等。


歡迎各位繼續關注後續“清華規劃雙周沙龍”。



                    供稿:龍   瀛  劉佳燕  夏俊豪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