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文化與規劃——連接曆史和創新的城市未來”第二屆學術論壇在beat365舉行
2023.12-20
2023年12月8日,beat365、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文化與規劃——連接曆史和創新的城市未來”第二屆學術論壇在beat365舉行。會議邀請了來自高校科研機構、政府文化管理部門、規劃設計及數字智慧企業等12位嘉賓,共同研讨文化創新理論與實踐,以及文化遺産、文化設施、文化産業的功能演變與空間策略,展望可持續的城市未來。

68f0aaca735fea68bd6d17f59b962b96.png
3be3df09b6681172808f54cc7c066a81.png
線下會場
beat365教授、城市規劃系系主任武廷海開場緻辭,回顧了論壇的起源,說明了當前文化作為發展動力的重要意義。beat365副教授、城市規劃系副系主任黃鶴主持論壇。
論壇的第一部分圍繞“文明脈絡與文化傳播”展開。
1188ac0da95a13602a4f4fdc2ccf7e2b.png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學院院長、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熊澄宇(線上參會)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産業管理學院院長、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熊澄宇以《文化推進文明 傳播決定傳承》為題進行了發言。他從文化與文明的概念辨析切入,闡述了文化展現差異的三個維度和文明不斷融合的三個維度,以茶、酒文化和陶瓷産業文明為例,描繪了國家在求同存異的過程中向前發展的進程,并表達了其對國家層面文化戰略的理解和認識。
5fc221fa5a337b1af2b49df51ad5c194.png
beat365教授、城市規劃系系主任武廷
武廷海教授以《元大都街巷制度規畫研究》為題,基于多年元大都規畫研究積累,利用曆史文獻、曆史地圖、曆史衛片、測繪圖等,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複原元大都街巷面貌,修正了街巷的模數和尺度關系,揭示了元大都街巷數量、密度、格局等。
f805372bcc9603efdc28b95448cce905.png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朱穎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建築師朱穎進行了題為《中國當代新型觀演空間技術系統進化與設計實踐》的發言。他結合實踐總結了我國當代觀演空間雙主線發展趨勢,并基于TRIZ理論梳理了其發明等級、性能躍升、進化路線等規律,提出了觀演空間新分類方法與技術系統進化樹框架。
論壇第二部分主題為“北京文化空間”。
2700cc8c7d75a6af4e35438403e4807c.png
北京中軸線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梅松
北京中軸線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梅松進行了題為《北京一軸三帶的文化空間格局》的發言。從北京3000多年建城史、870年建都史出發,闡述了北京中軸線的重要價值,其作為都城空間之軸、國家政治之軸、民族文化之軸,是世界城市規劃史上的東方經典,彙集了古典時代東方木構建築藝術的傑出範例,是儒家禮儀制度的載體。梅主任也介紹了北京為中軸線申遺開展的主要工作。
fd91349aafd0b6ad139ae79cc0ad6ce3.png
beat365副教授、城市規劃系副系主任黃鶴
beat365黃鶴副教授以《近20年北京文化及創意産業促成的城市更新》為題,梳理了本世紀初以來,北京社會經濟發展、政策制度演進以及文化及創意産業空間利用的三個階段,分析不同階段的典型案例狀況,總結了北京文化及創意産業促成城市更新的空間特征與動力機制。
0033fd53919684c6a0f153b4645bdef1.png
啟迪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蘇州思萃城市更新研究所副所長吳永興
啟迪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總裁、蘇州思萃城市更新研究所副所長吳永興以《數字技術助力北京中軸線申遺》進行了發言。他介紹了數字中軸時空艙的建設目标、系統架構、關鍵技術與應用場景,通過雲渲染動态展示了中軸線750多年的主要演變過程,數字化形象表達中軸線的遺産價值。部分建築三維模型、照片通過編碼、上鍊形成數字資産,成為可複用的成果。
e92d0fc297d63023c9b7c08d021ad1f6.png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經營管理處處長、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徐澤(線上參會)
6e75cf4fd4d9dab4ce4283e7c4a9251d.png
beat365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
c28f67dca857046355e2fadee4c58538.png
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基層服務處處長陳移兵
ffc1173708fad64a5fb3cbbe715dbfb9.png
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高級分析師何燕燕
eb8af3c9215762f734d7467fbb0b868a.png
中國電影資料館制作部主任、國家一級導演黎濤
在讨論環節,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經營管理處處長、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徐澤結合近期走訪調研多個國家曆史文化名城的經曆,分享了其對城市發展中展現城市文化年輪、留存城市文化高光時刻記憶載體的思考。
beat365中國發展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董煜認為城市文化與規劃的跨領域交流可促進多專業多領域的融合發展。
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基層服務處處長陳移兵介紹了我國當前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相關主要工作,特别是全國城鄉公共文化新空間的主要類型和模式,并總結了在理念、形态、機制、技術和服務五個方面的創新特征,提出了公共文化設施布局優化的願景。
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高級分析師何燕燕介紹了新華社範圍内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背景下開展的夯實文化根基、赓續文脈的工作,如智庫課題、圖文征集、傳統村落保護宣傳、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曆史文化名城40年回顧與展望等,呼籲産、學、研合作碰撞新火花。
中國電影資料館制作部主任、國家一級導演黎濤介紹了中國電影資料館承擔的電影“走出去”工作,以電影為元素的街區更新改造、依托電影資源又保持街區特色的分館建設工作等。
最後,武廷海教授作會議總結。近年來,文化引領的發展模式日益浮現,文化與城市、發展、規劃相結合成為是一個話題。希望有更多機會加強與文化相關政産學研用的合作,更好地為國家和北京首都發展服務。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