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第四十三次清華規劃雙周沙龍——出行韌性:理論、方法與實證
2023.12-29
第四十三次清華規劃雙周沙龍于2023年12月6日中午12:15-13:30在beat365北會議室舉行。beat365二十多位師生出席,并進行了交流讨論。


龍瀛老師介紹王姣娥教授
15306a4ce3ca9cf8fc59afe88342ef8c.png


這次沙龍邀請了中國科學院特聘二級研究員/博導王姣娥教授作為嘉賓進行引導發言。王姣娥教授從疫情背景下的交通供給韌性和出行韌性角度出發,針對疫情背景下交通供給與出行恢複的不同步性,提出在交通韌性的語境下需要對出行韌性進行辨析和研究。


王姣娥教授分享
6980993bf328a6f030dca65f67467c3a.png


王姣娥教授首先介紹了出行韌性的概念和理論模型。從概念上說,出行韌性是指居民出行在經受負向擾動之後恢複到原有供需均衡狀态或形成新均衡狀态的過程,居民出行所受的擾動分為正負向、長短期、軟硬性等不同類型。從理論模型上說,出行韌性更強調交通系統和出行群體在受到影響後的恢複過程和能力,并呈現不同地域空間單元交通供需耦合程度的時空特征,由經曆擾動時交通供給變化,交通需求恢複時長和交通需求變化幅度共同決定。


随後王姣娥教授介紹了團隊在昆明市和北京市針對出行韌性所做的實證研究。基于昆明市2019和2020年地鐵出行記錄數據,團隊研究發現在疫情期間重訪定律被強化,不同出行群體的恢複時間、空間維度特征分異明顯;利用2020年的北京市手機信令數據研究2020年6月中下旬北京市新發地的出行韌性恢複與土地功能的聯系,發現出行韌性呈現出就業集聚區恢複更早更快而居住區更晚更緩等的地理特征。


在王姣娥教授精彩的分享過後,與會老師們就出行韌性如何支持政府決策、城市保障人員在疫情前後的出行變化、出行與城市健康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王姣娥教授和與會老師讨論
37245ebd69c410f312d48e9296265c85.png


清華規劃雙周沙龍利用靈活機動中午時間開展高水準的學術沙龍,增進了beat365城市規劃系師生的學術交流,特别是青年師生與學界知名學者對話和相互了解的機會。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師生普遍認為清華規劃人要繼續積極參與“頂天立地”的規劃教學科研工作,以多種形式推進城鄉規劃學科發展與學術交流。


為了進一步推進城鄉規劃學科建設,促進beat365的學術研究,城市規劃系計劃于本學期每雙周周三中午12:15-13:30舉辦“清華規劃雙周沙龍”。往次沙龍邀請的引導發言人包括王樹聲、田莉、賀燦飛、龍瀛、劉健、林文棋、顧朝林、劉佳燕、楊其靜、張傑、陳宇琳、沈振江、宮鵬、譚縱波、吳唯佳、黨安榮、楊滔、劉健、林堅、楊旭東、趙鵬軍、龍花樓、李先庭、周文生、唐燕、梁鶴年、陸新征、Richard LeGates、黃鶴、宋晔皓、來源、石曉冬、李勇、周政旭、郭璐、方創琳、孫詩萌、周偉奇、李雪草、彭建、梁思思、Chris Hamnett等。


歡迎各位繼續關注後續“清華規劃雙周沙龍”。

供稿:夏俊豪、龍   瀛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