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第四十五次清華規劃雙周沙龍——《規劃理論與實踐》課程beat365及其理論讨論
2024.02-02
第四十五次清華規劃雙周沙龍于2024年1月17日中午12:15-13:30在beat365南101會議室舉行。beat365二十多位師生出席,并進行了交流讨論。

【武廷海老師介紹顧朝林教授】
a1b80b8325805c6517391503b7ed81c6.png
這次沙龍邀請了beat365城市規劃系顧朝林教授作為嘉賓進行引導發言。
顧朝林教授回顧了自2007年起開設的《規劃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内容、課程大綱與授課方式,從曆史的角度回顧世界城建史與規劃序曲,與規劃系教師分享了自己對規劃理論問題的思考,并向青年規劃教師們提出了學科發展時代任務。
【顧朝林教授介紹課程情況】
2a5086c9b2b87b1e991c05e47d44b5b6.png
顧朝林教授首先分享了《規劃理論與實踐》課程設立的初衷與教學大綱,并邀請郭璐老師詳細介紹了2023年秋課程的相關安排,課程的重點是為接受過工科城市規劃培訓的研究生拓展區域、經濟、社會、生态環境等相關内容,以 “以師生對話為中心,開展‘文獻閱讀+教師引導+師生對話’”的研讨式教學方式展開,并面向時代需求持續更新形成“經典+前沿”的教學内容。
随後顧朝林教授從“規劃”的定義出發,回顧了自“古代規劃”到“現代規劃”的城市規劃發展曆程。顧朝林教授認為,“規劃”一般指的是“現代規劃”,規劃在經曆“文藝複興與繪畫科學化”、“藝術家設計師規劃城市”、“美法首都規劃和重建”、“社會改良運動”等序曲階段後,以1909年美國首屆城市規劃會議召開為标志的現代規劃在1910年代于美國、英國和法國等國家發展起來。顧朝林教授還提到,現代主義規劃是反對資本主義和商業的規劃,它用來控制放任自由的經濟及城市發展,從本質上講,規劃以“投資環境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為效益,以空間為形式、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内容,通過空間規劃的方式使空間效益得以溢出。在沙龍的最後,顧朝林教授回溯了自1910年以來百餘年異彩紛呈的現代規劃發展,提出對于回歸科學理性規劃、構建中國自身規劃理論體系時代任務的期望與囑托。
在顧朝林教授精彩的分享過後,與會老師們就規劃理論與實踐關系、具體規劃理論構建、研究生英文閱讀能力培養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顧朝林教授與參會教師讨論交流】
2b93e1eacff95c38ef91e0b77ecb2506.png
【沙龍參會師生合影】
4abb8b41ba10888d98f3bbdfb9cb4f16.png
清華規劃雙周沙龍利用靈活機動中午時間開展高水準的學術沙龍,增進了beat365城市規劃系師生的學術交流,特别是青年師生與學界知名學者對話和相互了解的機會。在“雙一流”建設的背景下,師生普遍認為清華規劃人要繼續積極參與“頂天立地”的規劃教學科研工作,以多種形式推進城鄉規劃學科發展與學術交流。
為了進一步推進城鄉規劃學科建設,促進beat365的學術研究,城市規劃系計劃于本學期每雙周周三中午12:15-13:30舉辦“清華規劃雙周沙龍”。往次沙龍邀請的引導發言人包括王樹聲、田莉、賀燦飛、龍瀛、劉健、林文棋、顧朝林、劉佳燕、楊其靜、張傑、陳宇琳、沈振江、宮鵬、譚縱波、吳唯佳、黨安榮、楊滔、劉健、林堅、楊旭東、趙鵬軍、龍花樓、李先庭、周文生、唐燕、梁鶴年、陸新征、Richard LeGates、黃鶴、宋晔皓、來源、石曉冬、李勇、周政旭、郭璐、方創琳、孫詩萌、周偉奇、李雪草、彭建、梁思思、Chris Hamnett、王嬌娥、鐘舸等。
歡迎各位繼續關注後續“清華規劃雙周沙龍”。


供稿:龍   瀛、夏俊豪


附:《規劃理論與實踐》課程beat365

近30年來,我國的城市規劃教育以建築學作為基礎學科,适應社會經濟發展,不斷拓展城市規劃的研究領域,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城市規劃教學培訓體系。《規劃理論與實踐》是側重“城市與區域規劃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生課程,按照城市與區域規劃的主要内容進行編輯,曾經是南京大學研究生B類課程,得到教育部“985”工程多次建設資助,自2007年起在beat365開設至今。
課程重點突出為接受過工科城市規劃培訓的研究生拓展區域、經濟、社會、生态環境等相關内容設計,主要包括:(1)強調職業城市規劃師素質教育的内涵;(2)了解城市與區域規劃發展過程和思想變遷;(3)通過課堂讨論了解國外城市與區域研究理論與方法的前沿領域;

以師生對話為中心,開展“文獻閱讀+教師導引+師生對話”的研讨式教學。開展師生對話為中心的研讨式教學。
第一環節,課前文獻閱讀,對标世界一流大學,每節課教師提供英文文獻,學生閱讀并準備讀書筆記;
第二環節,課堂教師導引,在課程開始時,由教師進行閱讀與讨論要點的導引,針對學生特點,以精煉知識框架、開拓學術視野、啟迪自主思考為重點;
第三環節,師生課堂對話,基于課前文獻閱讀,學生彙報讀書筆記,交流閱讀體會,教師學生共同讨論,注重對理論要點的解析,以及理論與中國實踐問題的結合。

面向時代需求持續更新,形成“經典+前沿”的教學内容。建構經典理論與前沿問題結合的教學内容。一方面,涵蓋城市理論(urban theory)、規劃原理(theory of planning)、規劃中的理論(theory in planning)、規劃應用的理論(theory about planning)等經典理論,選取最為權威、最具代表性的閱讀材料。另一方面,與時俱進,根據國内外的最新形勢,有針對性的增加前沿的教學内容,包括:國土空間規劃相關理論、應對氣候變化的規劃理論等。
2775403b8a38dcdc832b0019dbfbc329.png
課堂授課場景
46693d902a8a15b18e74c2b1d69fc8b9.png
課堂讨論場景

第1講 課程緒論:規劃與規劃師的責任
第2講 規劃理論
第3講 城市與區域規劃史
第4講 城市理論(Urban Theory)
第5講 規劃原理(Theory of Planning)
第6講 規劃中的理論(Theory in Planning):第一代規劃理論
第7講 規劃中的理論(Theory in Planning):第二、三代規劃理論
第8講 規劃中的理論(Theory in Planning):溝通規劃理論及其批判
第9講 規劃中的理論(Theory in Planning):第三代異彩紛呈規劃理論
第10講 規劃中的理論(Theory in Planning):第四代适應氣候變化規劃理論
第11講 規劃應用的理論(Theory about Planning):為生态和環境的規劃理論
第12講 規劃應用的理論(Theory about Planning):為了社會公平和生活質量的規劃理論
第13講 規劃應用的理論(Theory about Planning): 城市和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規劃理論
第14講 規劃師角色和公衆參與
第15講 規劃編制的理論體系
3284be5038c61b322100ffd84ff112c2.png
本課程的部分閱讀文獻
4004b67fb8f03c042d3e2e6fc1b87416.png
部分學生課堂讨論PPT

曾子軒(2022級博士研究生)
可能也很難再找到老師這樣讓你學習如何讀書的課(即,授人以漁)。這門課的過程和收獲用良藥苦口來形容再适合不過。具體來說,我的收獲包含四個方面:(1)學會如何閱讀理論書籍并找到其中核心觀點;(2)意識到社會背景的重要性;(3)逐漸開始思考所在學科及研究内容的本質是什麼;(4)其他知識性内容。本來選這門課隻是想了解最基礎的知識性内容,但沒想到知識性内容隻是最基本、最一般的收獲。顧老師和郭老師給予的文獻、觀點、閱讀方法及讨論,能夠促使開始思考和組織自己對學科、問題、社會背景的認識和思考,受益匪淺。
王明睿(2022級博士研究生)
《規劃理論與實踐》絕對是beat365的一門“硬核”課程,每周15篇左右的英文經典文獻閱讀雖然壓力很大,但堅持一個學期的收獲頗豐。本門課讓我們首先獲得的能力就是如何高效地進行英文文獻閱讀,學會先看大結構,再抓關鍵點,細枝末節速讀掠過。另外,我也在顧老師身上學到了不要盲信權威。很多理論借鑒和闡述漏洞百出,我們要培養主動“溯源”的能力,批判地看待現有事物。做學問就是要刨根問底,找到它産生的根源,這體現了讀理論原作的重要性。
琚經緯(2022級博士研究生)
毫無疑問,一學期來,這門課極大地幫助我入了規劃學術之門,從“規劃理論”概念辨析,到曆代規劃理論,再到各專題的講述,顧老師精心挑選的文獻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新的窗,領略國際學術的經典與前沿。通過廣泛的閱讀,我們找到了一把相對全面與恒定的标尺,用以評價紛繁複雜的規劃理論與實踐,也用以審視自己的研究設想。
栗夏林(2022級碩士研究生)
一開始就知道這門課會有大量的文獻閱讀和總結并進行彙報,所以報名的初衷是想知道怎麼讀、怎麼抓重點、怎麼表達。随着課程的深入,我才發現這門課的魅力已經遠遠超過怎麼讀文獻。我開始看到整個規劃領域的發展脈絡,每一次的閱讀都像是揭開規劃的新篇章,它正展現着巨大的魅力,我也開始漸漸明白什麼是規劃、怎麼規劃,最終呈現的是一個完整、系統性的結構框架。我開始看到無數學者對規劃的熱愛和奉獻。他們成為推動世界發展和變化的力量。老師也讓我們思考現在的社會,我們當下又處在什麼階段,又正走在規劃長路當中的哪一步,是這門課讓我覺得這種思考變得有意思,也變得更有意義。
黃浩(2023級博士研究生)
《規劃理論與實踐》這門課通過原著閱讀,真正了解西方規劃學科的起源和原理。16周老師挑選的原著片段打開了回歸規劃原理的門,往後還需要學生繼續不斷地閱讀和學習。很難得的是,在時代質疑和規劃學科搖擺中,回顧西方規劃論著找到規劃學科最原始立足的地方,該課也讓學生在博士、碩士選題時有更深的理論功底。
李佳桐(2023級碩士研究生)
這門課歡迎胸懷星辰大海的你。你或許對規劃學科的前世今生感到好奇,想要形成系統性的規劃理論知識;想要與古往今來的優秀文獻神交,和曾經遙不可及的學界先賢、學術大家建立對話……
這門課同樣歡迎腳踏實地的你。你或許是想要鍛煉自己的外文文獻閱讀和彙總能力;想要掌握為自己的學問論文挑選選題的能力;想要學習學術論文的寫作技巧……
如果你有上述迷茫或訴求,下一個秋季學期又有足夠的餘裕進行深入的學習。最重要的是,你能狠下心來對待自己,靜下心來研讀文獻,真切地希望更多地認識世界、獲得進步,我非常建議你選擇這一門課程。
林振霄(2023級碩士研究生)
“像玄奘一樣西天取經”,是這門課的核心精神,也是研究生做研究的啟蒙精神。其一,面對當前缤紛多彩的理論時,這門課程帶領着我們穿越時光,一路向西去尋找各種理論的根源,讓我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其二,英文文獻的閱讀,讓我們帶着中西對比的思維去思考規劃理論和實踐,用更宏觀的視野看待學科的發展。最後,通過16周的課程學習,可以讓你我在規劃這棵學科樹上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葉子”。

——關注我們——
聯系我們
電話:010-62783496
郵箱:jzxy@tsinghua.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beat365 100084
© 2024 版權所有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